辛丑条约

作品数:463被引量:1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戴海斌边文锋陈淑荣李文君邹范林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前终结的科举?——《辛丑条约》所涉停试问题与官士因应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6期123-137,M0006,共16页王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项目“清代科举中的士人诉求表达与社会治理”(2024QQJH078)的阶段成果。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外议和开启,公使团要求将“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的城镇停试五年。由于该条款表述本有歧义,中方迫于压力的妥协造成部分停试区域由城镇扩展至相关府、州、县,且因“戕害凌虐”并无清晰判定标准,导致部分实无外人毙...
关键词:《辛丑条约》 停试 科举 士人 
《辛丑条约》使馆界四至谈判研究
《清史研究》2024年第3期121-132,共12页郑鑫 
在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保护使馆和外交人员安全是《辛丑条约》的重要内容。由于使馆具体情况不同和未来预期、战略目标、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列强在划定使馆界东、西边界时发生了较大争议。其中英、美两国态度较为“温和”,客观上给中方...
关键词:《辛丑条约》 使馆界 外交团 《使馆界线说帖》 
反动军阀与帝国主义合谋逮捕杀害李大钊
《历史评论》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韦磊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在北京地区的孕育与形成研究”(23KDA005)阶段性成果。
帝国主义列强为奉系军警暴力搜查苏联大使馆、逮捕李大钊大开方便之门,自导自演这出“请求搜查一给予授权”的丑剧,实是以奉系军阀为爪牙和打手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对使馆界、《辛丑条约》及其在华利益特权的“威胁”。1927年4月6日,在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员 《辛丑条约》 国民党左派 东交民巷 搜查 李大钊 京师警察厅 驻华大使馆 
探秘中国法院博物馆
《公民与法(综合版)》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何照新 
中国法院博物馆现有重点藏品近7000件(套),这些藏品不仅丰富了博物馆馆藏,完善了司法历史的展示内容,它们所蕴含的法治故事也让人耳目一新。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是中国法院博物馆所在地,位于东交民巷历史街区。探究近现代东交民巷的...
关键词:东交民巷 《辛丑条约》 北京市东城区 博物馆馆藏 历史街区 八国联军 法院 展示内容 
探秘中国法院博物馆:记录法治进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何照新 
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是中国法院博物馆所在地,位于东交民巷历史街区。探究近现代东交民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彼时八国联军侵人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
关键词:东交民巷 《辛丑条约》 北京市东城区 法治进程 历史街区 博物馆 八国联军 法院 
战时英国华北撤军决策与行动(1937-1939)
《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1期116-127,共12页陈志刚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美国在华武力护侨的起源研究”(SWU1809109)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全面侵华后,英国为避免其华北驻军卷入战争而考虑撤军,并将1939年欧战爆发视为撤军的最佳时机。但是,欧战爆发后日本发出的劝告照会打乱了英国的设想。为摆脱困境,英国采取多种策略,试图有所转圜,结果事与愿违。1939年10月13日,英...
关键词:抗日战争 英国 《辛丑条约》 华北驻军 撤军 
大宅门达仁遭忌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年第2期75-76,共2页
1901年岁末,乐达仁结束了在欧洲的四年游历生活,从德国回到北京。这时候,《辛丑条约》已经签署,八国联军已经撤兵,京城秩序开始恢复,避难到太原的老祖母,也率全家回到了北京。战乱后的京城,到处是断垣残壁和露宿街头的难民,令人惨不忍...
关键词:《辛丑条约》 同仁堂 露宿街头 大宅门 老祖母 八国联军 
民国外交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金光耀 
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转型时期。就中国而言,按葛兆光的说法,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之后,大清帝国开始从“天下”走出来,进入“万国”,不得不面对诸如“亚洲”“中国”和“世界”这样一些观念的冲击。②除观念上的冲击之外...
关键词:大清帝国 战败之后 《辛丑条约》 英布战争 外交史 美西战争 葛兆光 外部世界 
日本华北驻屯军对国民党军北伐的干涉及其影响
《军事史林》2023年第9期29-40,共12页宋成一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日本拥有在华驻兵权。在维持治安与保护侨民的名义下,日本于京津一带驻扎军队。~([1])此后二十余年间,华北驻屯军维持在不到千人的规模,并未引起或卷入中日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政局影响有限。
关键词:《辛丑条约》 重大历史事件 侨民 治安 国民党 政局 
汉口日本兵营和中支那派遣队纪念碑
《武汉文史资料》2023年第8期56-60,共5页章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晚湖广总督瑞澂逃到了汉口,找到德国领事,告诉他中国又有了义和团起义,请求《辛丑条约》的各缔约国赶紧按条约约定出兵镇压。10月12日,湖北军政府照会各国驻汉领事,表示承认清廷之前与各国签订的条约,将...
关键词:湖广总督 《辛丑条约》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 义和团起义 领事 瑞澂 纪念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