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

作品数:213被引量:1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雷宇李晓军朱良志赖振寅杨罗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冷香丸补说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5期288-303,共16页祁梦薇 
冷香丸历来被视为解读宝钗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以花为药”的医药传统和“冷香”的诗词传统的梳理,会发现冷香丸的正面意义十分突出,它们均指向宝钗的内外兼修。两种传统在“花”和“脱俗”上有共通之处,借此得以看出曹雪芹综合利用传统...
关键词:冷香丸 以花为药 冷香  脱俗 
采得百花制灵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年第7期18-19,共2页赵玉 
植物类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自古就有以花入药的记载。《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以春夏秋冬四季花蕊入药,更是让花类的中药多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中药里花多以其花蕾入药,如金银花、辛夷、款冬花等,也有以花序和花入药的中...
关键词:入药部位 款冬花 冷香丸 天然植物 薛宝钗 金银花 中药 
万物生长
《中国审计》2024年第5期88-88,共1页郝卫宁 
今年的立春,立在春节前,这天下雪了;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气,雨水,又下雪了。染上感冒,咳嗽不止。站在窗前,看着雪花飘落,忽然想起《红楼梦》里一种清热止咳的药,叫“冷香丸”,取春天白牡丹花花蕊、夏天白荷花花蕊、秋天白芙蓉花花蕊、冬天...
关键词:白芙蓉 《红楼梦》 白荷花 冷香丸 牡丹花 花蕊 
“冷香”与“热毒”——薛宝钗“冷”与“热”新探
《今古文创》2024年第1期37-39,112,共4页滕晓屹 
《红楼梦》中薛宝钗一生饱受热毒发作之苦,需冷香丸进行医治。作者在描述“热毒”与“冷香”相克之关系时,同时也彰显了其隐喻精神。“热毒”是宝钗受封建社会影响,对物欲产生的种种热望;“冷香”,除了能克制“热毒”的发作之外,还渗透...
关键词:冷香丸 热毒 《红楼梦》 薛宝钗 
文化老街/每月一诗
《当代学生》2023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一帆(文) TP(图) 
【注释】①晚艳:与下句的“冷香”均指菊花。菊花因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②著:同“贮”,积聚,引申为笼罩之意。
关键词:菊花 文化 冷香 
“冷香丸”制服“热毒症”--论薛宝钗人生悲剧的象征性表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9-86,共8页杨旸 杨朴 
《红楼梦》的很多描写是象征性的,多种象征结合在一起又会形成一种象征结构,即结构性的象征,从而使象征产生更阔大深邃的思想力量。曹雪芹在薛宝钗的形象塑造中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结构性的象征完整地表现宝钗从憧憬人生自由到服膺封建礼...
关键词:原型 仪式 薛宝钗 林黛玉 封建礼教 
唐宋诗学梅香三境中的“壮”与“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27-136,共10页李晓峰 郭钰 
唐宋诗歌中梅香有三种表现方式——馨香、冷香与真香代表儒释道三种文化类型,就其所对应的时代人地关系、经济文化差异进行比照,可对梅诗之“香”的不同境界及所代表的不同时代审美特征予以阐释。具体来讲,梅诗的“香”境,经历了先秦时...
关键词: 冷香 三境 禅宗 
《红楼梦》的“清单”诗学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1期130-148,共19页朱志远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无处不在的隐喻意象元素,来建构他的梦幻文本“七宝楼台”帝国。小说中出现的大量清单就是生动的活化石,类如药方、戏单、账册、笺帖、酒令、当票等或实用或诗性的清单,作为一种预叙文本,与顺叙文本一起组合成...
关键词:药方 戏单 账单 冷香丸 暖香丸 
一种温暖的味道叫桂花
《茶道》2022年第12期60-65,共6页梨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一旦香了,全秋天的香就只剩下桂花一种了。桂花长在杂树间,从不自视不同,却因香迥然而异。桂花天不冷不开,香里带着甜,甜里透着暖,天逾冷香逾暖。
关键词:桂花 外飘 冷香 
江采的花卉笺
《世界文化》2022年第11期I0001-I0004,共4页刘运峰 
在鲁迅和郑振铎编辑的《北平笺谱》中,共收录了三位女画家的作品,分别是冷香的月令笺7幅,缪素筠的花鸟笺4幅,江采的花卉笺10幅。冷香生平不详,缪素筠曾一度入宫充当慈禧绘画的代笔,江采则是陈师曾的得意门生。江采(1901—1986),号南,祖...
关键词:陈师曾 女画家 郑振铎 陈半丁 江采 花卉 冷香 书香门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