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

作品数:146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才华林甫丁鼎刘兴超曲景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易县双峰书院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4年第7期59-60,共2页吴洪成 董梦丹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路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D202010。
易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易县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悠久,为联合国命名的中国首批千年古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易县,为易州治所。据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易州”载,因州南十三里易...
关键词:《元和郡县图志》 河北省保定市 易县 李吉甫 书院 名胜古迹 
从《元和郡县图志》看李吉甫的档案意识
《档案与建设》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王云庆 李梓杰 
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考古与历史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档案学思想评述及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吉甫是唐代名相,他乐学好书、务本求实。李吉甫任职中书、监修国史的职官经历让他在文书档案工作实践中产生了独特的档案意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对李吉甫档案意识的又一次淬炼,编史修志的经历使得其档案意识走向成熟。《元和郡县图...
关键词: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档案意识 文献编纂 
李吉甫谥号之争与唐宪宗朝的淮西政策
《保定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朱华 
李吉甫谥号之争实际上并不是谥号用字的分歧,其本质乃是唐廷淮西政策之争:张仲方反对李吉甫得谥“敬宪”,主要理由是唐廷在淮西之役中陷入僵持且前景黯淡,身为宰辅的李吉甫因主张开战应负主要责任,其实质是对淮西之役以至削藩政策的不满...
关键词:李吉甫 敬宪 忠懿 淮西政策 
杜甫的祖先们
《各界》2023年第12期48-53,共6页聂作平 
唐天宝十三载(754年),43岁的杜甫在长安向唐玄宗进献《雕赋》,他在介绍自家家世时用了八个字:“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去世4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代,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了一部书兮-一一《元和姓纂》。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姓纂,表明...
关键词:门阀制度 奉儒守官 姓氏学 唐天宝 杜甫 李吉甫 唐宪宗 东晋南北朝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节选
《格言(下半月)》2023年第5期64-65,共2页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子怀谏,为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有勇力,军中赖之。辛亥,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日:“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故也。诸将...
关键词:通鉴纪事本末 兵马使 魏博 节度副大使 李吉甫 唐宪宗 
狂野黔山
《林业与生态》2023年第1期34-35,共2页田二文 
唐代李吉甫在地理专著《元和郡县图志》中说,“黔山,在县西五十里。后汉时陆康伐蛮假此,即祷请为援,诸树木皆有人马之形,因平群寇,改为武神山。”文中提及的县即三亨县,唐贞观九年(635年)设置,天授二年(691年)改名洛浦县,先天二年(713年...
关键词:《元和郡县图志》 唐贞观 黔山 洛浦县 保靖县 李吉甫 
北固山唐诗述论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6期98-106,共9页胡可先 
北固山是润州最著名的名胜之一,古往今来,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吟咏。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江南道》一《润州·丹徒县》:“北固山,在县北一里。下临长江,其势险固,因以为名。蔡谟、谢安作镇,并于山上作府库,储军实。宋高祖...
关键词:北固山 李吉甫 宋高祖 文人墨客 唐诗 润州 吟咏 
杜甫的家世
《同舟共进》2022年第2期21-25,共5页聂作平 
天宝十三载(754年),43岁的杜甫在长安向唐玄宗进献《雕赋》,他在介绍自家家世时用了八个字:“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去世4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代,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了一部书——《元和姓篡》。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姓篡,表明这部书...
关键词:杜甫 姓氏学 奉儒守官 李吉甫 家世 唐宪宗 唐玄宗 
不计前嫌
《刊授党校》2021年第8期42-42,共1页徐永进 
陆贽是中唐贤相,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品德风范,赢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评。陆贽在当宰相期间,有人诬告太常博士李吉甫和某些人结为朋党。陆贽听后非常生气,尚未弄清事实真相,就把李吉甫贬出京城,让他到明州做了长史。
关键词:陆贽 李吉甫 不计前嫌 贤相 太常博士 
唐傳奇《上清傳》箋證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0年第2期167-188,共22页黄樓 
陳寅恪先生言:"通論吾國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易流於誣妄,而官修之書,其病又在多所諱飾,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於官書及私著等量齊觀,詳辨而慎取之,則庶幾得其真相,而無誣諱之失矣。"1唐柳珵所撰唐傳奇《上清傳》,2講述唐德宗貞元中宰相竇參...
关键词:李吉甫 《上清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