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坊制

作品数:107被引量:2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坤李昕泽郑东军郑卫李书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城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隋唐城市里坊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洛阳考古》2023年第2期45-53,共9页张雯 赖子阳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编号SM202011417006)资助
隋唐时期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管理,中国古代里坊制度达到成熟与完备。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大量隋唐城市里坊遗址被发现,学界研究者结合考古发现、图像与文献资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究隋唐城市里坊的特征,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
关键词:隋唐城市 里坊制度 研究综述 
河南苏羊遗址发现6000年前防御性环壕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3月20日消息,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对唐宋钜鹿故城遗址进行的全面考古勘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明确唐宋钜鹿故城的具体位置、规模、平面布局及钜鹿故城保存现状和遗迹分布情况。钜鹿故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由唐...
关键词:保存现状 考古勘探 城市考古 陶瓷考古 实证材料 中国古代城市 环壕 里坊制 
里坊制下的唐长安城意象探究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6期55-56,共2页郝成龙 
唐代长安城是我国都城建造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里坊制度也在此发展到顶峰。而城市意象理论则来自西方,是由凯文·林奇开创的关于城市空间认知研究的理论。文章通过对里坊制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整理,结合城市意象理论,谈谈唐长安城的...
关键词:唐长安城 里坊制度 城市意象 
大城市又掀抢人大战
《中国品牌》2020年第11期74-77,共4页柴乔杉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各大城市在夜经济模式中激烈比拼新经济不新宋朝已有不夜城逛集市、庙会是中国传统的商业表现。唐代及之前历代的里坊制与宵禁制度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有着严格的限制...
关键词:经济模式 大城市 街头艺人 夜市 商业活动 双循环 小商贩 里坊制 
从国内外城市住区的发展历史看当前居住小区的开放与封闭
《低碳世界》2017年第5期259-260,共2页肖寒 
本文根据国内城市住区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理论,总结出国内外城市住区在开放与封闭两种方向上的一般性规律,从历史的角度为当前国内居住小区的开放与封闭之争提供借鉴。
关键词:里坊制 街巷制 城市住区 单位大院 居住小区 
唐宋时期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15年第4期8-9,共2页郝思嘉 
论述了里坊制的形成及发展,分析了里坊制在唐宋时期的瓦解与改革,并研究了街巷制进入历史潮流的成因,指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进步是促使里坊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街巷制取代里坊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里坊制 街巷制 唐宋时期 城市规划 
唐代市的变化与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被引量:3
《城市规划》2012年第8期20-24,共5页郑卫 饶晓晓 
通过史料分析,揭示唐代市内已经出现居住功能。指出唐代的里坊制松动迹象并不只局限于坊内发生商品交易行为,还包括市本身出现的商业和居住功能复合现象。市内居住功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这一变化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
关键词: 里坊制 古代城市规划制度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试析唐至宋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10年第14期49-50,共2页李万勇 
通过社会、经济、文化等视角,对长安及开封城市规划的发展与转变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布局形式、功能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总结其中的规律,以期探悉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里坊制 平面布局 混合功能区 
主编寄语
《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赵麟斌 
关键词:主编 城市性格 文化积淀 里坊制度 历史文化 建筑遗迹 文化遗产 历史名城 
三坊七巷的峥嵘岁月被引量:2
《福建乡土》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江文 
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沉淀最深的一片古老街区,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有一位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三坊七巷”并非单纯的文物建筑遗迹,而是一个沉淀着城市人文、城市性格的文化符号。它是福州这座历史文...
关键词:城市性格 文化竞争力 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沉淀 里坊制度 建筑遗迹 文化符号 文化遗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