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

作品数:287被引量:47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黄忠鑫栾成显王裕明夏维中侯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前期广西编户人口流失的根源与后果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99-109,共11页任建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历史上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与国家整合研究”(LSYZD21010)。
明初西南地区的户籍登记包含了大量非汉人口,但官府对这些人口的控制比较薄弱。以广西为例,在洪武、永乐之际的地方动乱中,产生了大量编户脱籍与里甲归并的现象。编户流失的结果,是有籍的编户变成了无籍的瑶僮,登记的民田成为了无主的...
关键词:广西 里甲制 瑶僮 卫所 余田 
明洪武小黄册编制地域单位及大小甲问题浅探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第3期18-26,共9页宋坤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新发现古籍纸背宋元明清赋役类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VJXT022。
明洪武初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的小黄册,其编制原则是以“都”为基本地域单位攒造,都下包含多个里甲组织。而在以穿甲法攒造的小黄册中,习惯将百户人户组成的一个里甲组织称为“第某甲”,其下由十户甲首户组成的甲首甲则称为“甲下第某甲...
关键词:小黄册 里甲 都保制 乡村组织 
古籍拍品明初小黄册文书的发现与浅析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第3期37-44,共8页耿洪利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见小黄册文书与明初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2CZS033。
明洪武早期曾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过一种赋役册籍,学界谓之“小黄册”,是研究明代里甲及黄册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文献资料。新发现藏于民间的公文纸印本《魏书》残卷纸背小黄册,不仅丰富了国内小黄册实物原件的数量,也构成了学界小黄...
关键词:民间私藏 《魏书》 攒造地域 里甲轮役 
明代徽州民间赋役合同的形成与流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黄忠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17ZDA175)。
徽州赋役合同文书反映了民间社会应对赋役的具体策略。在合作应役以及家户规模扩大的条件下,记录多方协商、承担赋役任务的合同文书逐渐产生并流行。合同中的原则性条款还转化为宗族规约。而明初应役集体独立订立合同、自我约束的条件...
关键词:明代 徽州 合同文书 赋役制度 户役 里甲 宗族 
里甲的废除——民国初年山西的村制与赋役改革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3期100-107,共8页黄壮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以来河东盐池周边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1368—1937)”(批准号:19CZS070)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
关键词:里甲 赋役 山西 村制 村粮 
天下田理——关于“田”的知识考古被引量:6
《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彭兆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17AA001)
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一个农业国家而言,"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概念,因为,中国"道理"之大者从"田"而来;"田理"不仅涉及社稷国家的政治,与传统社会认知、伦理价值相通缀,更关乎民生大计。以"田"为切入口,可以透析我国一些...
关键词: 疆界 井田 城邑 里甲 邻里 
论农耕文化遗产之田地景观被引量: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33-39,164,共8页彭兆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探索研究"(17AA001)
中华民族素以农耕文明著称,乡土社会的悠久性和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乡土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然而,只要是农耕文明,"田"便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它既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折射,是土地农耕形态的田畴阡陌的图景,是人群共同体社会结构...
关键词:田地 里甲 邻里 社稷 
再论广西罗城仫佬族社会“冬”组织的来源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129-137,共9页杨园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地图绘制(批准号:13&ZD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仫佬族社会中存在一种叫“冬”的组织,具有多种社会功能。针对其来源,主要有外来说和本族起源说:前者认为“冬”是国家的赋役组织,后者则认为是本族社会组织发展演变后与国家赋役组织的结合,但双方的讨论皆未能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仫佬族 “冬”组织 里甲赋役制度 
明代前期里甲赋役制度下的徽州社会——祁门县文书《百户三代总图》考析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2-104,共13页黄忠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徽州都图里甲制度的区划形式与运行实态研究"(16CZS070)
《百户三代总图》是明代里甲赋役制度运作的辅助文献,系统记载了洪武四年至天顺六年间徽州府祁门县十西都的黄册户名。与其他民间文书结合,可以展现出明代里甲登记下的地方社会实态:尽管户名登记具有相对随意之处,却广泛涵盖了区域内的...
关键词:《百户三代总图》 黄册 徽州 里甲赋役 
乡村的历史与建构——以醴南盐山寺十姓为例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5期129-136,共8页李红 胡彬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11zd&117)
乡村社会所能反映和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囿于乡村有限的范围之内。通过田野考察以及借助于历史文献,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考量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湖南醴陵南部盐山寺十姓所组成的乡村社会,自明代以来,其内部活动的中心虽然随着大...
关键词:乡村社会 移民 里甲 宗族 寺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