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

作品数:1732被引量:39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丹段鹏韩冬青潘露路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华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文明创新发展的中国表达
《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40-43,共4页秦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与文明内在关联、辩证统一,对文化的深透认识需要立足文明层面、文明高度的深沉问。一、守正与创新: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传统与现代之间并不是割裂的,传统融入现代,现代承继传统,实现传统文明的现...
关键词:与时偕行 现代文明 辩证统一 中华文明 文化与文明 现代转型 内在关联 历久弥新 
是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
《新华文摘》2024年第14期169-169,共1页
易伟平在2024年4月24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是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一是因为经典具有思想穿透力,能发挥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思想和价值观是作品的灵魂,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如何用润物无声的方式...
关键词:经典作品 《光明日报》 穿透力 润物无声 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思想和价值观 体悟生活 
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新华文摘》2024年第14期129-131,共3页吴尚之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
关键词:典籍文献 古代先贤 读书 耕读传家 故事 历久弥新 
走进《诗经》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137-138,共2页赵敏俐 
《诗经》文化历久弥新《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之一,泽溉百世,流芳千古。《诗经》文字古奥,语言典雅,内容丰富,艺术高超。自孔子以来,对《诗经》的研读与阐释历久不衰,两千多年积累下来的成果,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诗经...
关键词:《诗经》 阐释者 艺术高超 文化隔膜 学习和研究 历久弥新 
21世纪语境中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
《新华文摘》2022年第15期41-43,共3页王凤才 
“现代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21世纪语境中,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这是一个既有重大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 21世纪 现实意义 理解马克思 语境 历久弥新 
论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探寻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源头
《新华文摘》2022年第4期3-8,共6页徐伟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经历了5000多年风雨的洗礼沉...
关键词:精神品质 历史源头 中华文化 长期演进 价值体系 思想理念 系统结构 历久弥新 
历久弥新的记忆——写在敬爱的父亲薄一波百年诞辰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薄小莹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我始终未能接受爸爸已经远离的现实:_丁作生活中的问题,总想向他老人家叙说;读书看报时,遇到他关心的新闻报道或他感兴趣的文章。也总是习惯性地想要留下,准备讲给他老人家听。爸爸的音容犹...
关键词:百年诞辰 薄一波 父亲 记忆 新闻报道 习惯性 老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