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贡献

作品数:4016被引量:424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成学熊华源陈雷刚郑保卫李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武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历史贡献、思想分化和当代启示
《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陈子祺 孟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奥地利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BKS167)。
守正创新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中的鲜明特质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丰富自身内涵并拓展理论边界的斗争史。第二国际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第二国际 历史唯物主义 守正创新 “两个结合” 
王亚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探索与历史贡献被引量:1
《中国经济问题》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郑刚 姜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IA210205);华中师范大学“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研究课题(CCNU20220010)。
王亚南数十年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工作,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自王亚南立志翻译《资本论》后,他便以研究学术为首要方式、以大学讲坛为主要基地、以创办报刊为基本阵地和以建设学术共同体为基本手段等...
关键词:王亚南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全面抗战时期新增国立大学的生长境遇与历史贡献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99-109,共11页沈杰 余子侠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2CXZZ023)
全面抗战时期,为缓解地方人才短缺与青年升学困境、优化高等教育整体格局,国民政府先后增设国立英士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贵州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这些新增大学不仅在孕育与面世之时饱尝艰辛,且因声名未显、偏居一...
关键词:全面抗战 国立大学 新增高校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立发展为视角被引量:1
《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第12期52-56,共5页钟德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及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8BDJ004)的阶段性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委托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S2021DJ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史上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
《科技与出版》2021年第7期34-45,共12页李家军 范军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现代文学出版的延伸和发展,它融合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出版传统,又沿袭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苏区文学出版机制,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曲折推进,在复杂的意识形态较量中艰难发展,又在文艺政策、媒介制...
关键词:延安时期 出版事业 红色出版 文学出版 
中共第一份海外党刊《少年》杂志述略被引量:1
《红广角》2017年第9期95-99,共5页范伟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化视阈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验与路径研究"(16BKS031)的阶段性成果
创刊于1922年8月的《少年》杂志是中共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海外编辑出版的第一份党刊。虽然《少年》杂志创办仅历时一年半,只编辑出版了13期,但在旅欧党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下,以旅欧中国工人和学生为主要受众,凭借身处欧洲的...
关键词:《少年》杂志 中国共产党 宗旨特点 历史贡献 
罗亦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4期32-43,共12页李良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1&ZD079)的阶段性成果
1927年7月至1928年4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亦农在武汉工作,先后出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长江局书记。虽然罗亦农在湖北武汉工作的时间不长,仅近10个月,但在这段时期,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批判共产国际的右倾机会主...
关键词:罗亦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武汉 中国共产党 “八七”会议 
综论余家菊教育思想及历史贡献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6年第4期179-193,178+237,共17页余子侠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余家菊,平生著述甚丰,其中于教育思想理论方面建树颇多。尤其在收回教育主权、拓荒乡村教育、发展师范教育、重视义务教育,以及引介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理论等方面,富有开创性贡献。此外,对学...
关键词:余家菊 收回教育权 乡村教育 义务教育 师范教育 
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15年第3期61-66,共6页李天华 李良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恽代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3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宏伟的历史过程。恽代英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一起投入到反封建的历史潮流中,弘扬民主与科学,为...
关键词:恽代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贡献 
延安时期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评析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5年第2期146-150,共5页覃采萍 王新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11YJC710048)
张闻天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无论是党内还是学界对延安时期张闻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张闻天在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重点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五件实事,...
关键词:延安时期 张闻天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贡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