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

作品数:917被引量:141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京力华学诚王学川丰子义岳天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吴秀明 葛舒沁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理论—实践’视域下的当代文学史料学研究”(22BZW022)研究成果。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评价问题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3期86-98,共13页陈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CZW052)的阶段性成果。
评价“十七年”文学批评,需要重返历史语境,对其进行多层化、具体化的分析:既要看到“十七年”文学批评范式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和局限性,也要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有效发掘和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批评资源。“十七年”文学批评对...
关键词:“十七年” 文学批评 历史评价 思想性 艺术性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21年第1期161-171,共11页吴秀明 
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整体学术的推进,人们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思考愈来愈深入,原先隐含的深层的文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及其对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选择与之相关的八个问题,通过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事...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 语境变化 深层观念 历史评价 
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49-156,255,256,共10页陈国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现代性目标和阶级性路径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革命现代性作为它的政治表达,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左翼据此向文学提出了革命功利性的要求,在规范了革命文学的同时,也得到了绝大多数革命作家基于无产阶级正...
关键词:革命现代性 左翼文学 正义标准 历史评价 
怎样研究新时期文学被引量:9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5期40-50,共11页程光炜 
当2019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心中都会萦绕着怎样评价新时期文学40年的问题。成功作家和失意的作家,走红思潮的批评家和若即若离的旁观者,心里早有答案,只是答案已千差万别。客观超然的历史评价要时间沉淀,更要学术研究的...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历史评价 学术研究 当代文学 旁观者 批评家 文献学 作家 
夏志清的历史评价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2期5-11,共7页袁良骏 
2013年12月30日凌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夏志清溘然长逝,享年92岁。自1961年英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问世以来,夏先生活跃世界华文文坛50余年,风云叱咤,影响甚大。盖棺定论,他的历史功过应该进入历史的评说阶段了。盖棺定论是一个过程,...
关键词: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盖棺定论 华人学者 夏先生 赤地之恋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千八百担 张天翼 
莎士比亚:“人性解放”的限度被引量:4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5-19,共5页蒋承勇 
人性的解放,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几乎是无可置疑的历史发展正确方向,于是,"人性解放"也往往成了历史进程中的"正能量"和历史评价的褒义词。然而,历史亦已证明,人性是复杂的,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人性解放"都是积极和进步的,或...
关键词:人性解放 莎士比亚 历史评价 人类文明 历史进程 负面效应 文学领域 价值评判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我对曹操的历史评价
《月读》2014年第3期55-58,共4页王仲荦 
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在宋以前,对他非议的还不多,甚至如唐太宗还作文祭他,唐玄宗自称阿瞒(曹操的小名),杜甫的《丹青引》有'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之句,可见对曹操也还没有微辞。到了宋以后,中...
关键词:军事家 历史评价 文学家 政治家 
在“农民战争史诗”和“社会百科全书”之间——《李自成》历史评价中的“农民战争主题说”质疑
《新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100-105,5,共7页刘起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文化关系与20世纪中国历史文学》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2YJA751039
一作为中国当代历史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李自成》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声誉,大致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众星捧月的荣耀期、80年代中后期'一落千丈'的贬损期和90年代以来风光难再的落寞期这样三个历史阶段。虽然《李...
关键词:声誉 文学 社会 历史 里程碑 作品 
对历史评价问题的反思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37-42,共6页王岁孝 
热衷于历史评价是中国史学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今天史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从19世纪以来历史学科学化的倾向和历史科学构成要素的分析中可以透视出这种史学传统既容易歪曲事实,又无所谓科学的方法,更没有追求文化原理和规律的崇高目标,...
关键词:历史评价 历史科学 人文学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