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

作品数:1685被引量:222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帆陈恒孙卫国姜萌谢贵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信片中的世界:论克洛德·西蒙《历史》中的艺格敷词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5年第2期65-77,共13页葛茜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选[2022]87)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在小说《历史》中以明信片为叙事参照,深入探索记忆、想象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联。明信片作为叙述者的“刺激物”,唤起了他对家族历史和宏观历史的回溯;同时,明信片也承载着叙述者情感的“刺点”,触发了他对母亲的...
关键词:克洛德·西蒙 《历史》 明信片 艺格敷词 历史书写 
《裂痕河》:“反—历史”书写与安的列斯身份构建
《当代外国文学》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陶沙 高方 
法国作家爱德华·格里桑的小说处女作《裂痕河》描写了马提尼克的革命运动,常被认为具有政治色彩。在反殖民、求独立的介入主题之下,文本通过克里奥尔化的叙事语言追寻安的列斯群岛的苦难历史,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一种自我发...
关键词:格里桑 《裂痕河》 安的列斯 文化身份 
层累与求真: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历史书写的考察
《苏区研究》2025年第1期117-128,共12页游海华 涂国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树立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0ADJ007)。
遵义会议是史学界的热门议题之一,毛泽东地位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1945年尤其是1949年以来,官方对此的历史书写,不仅呈现出“层累构成”和明显“求同”的特点,而且极大规范了学界的历史书写。与此相适应,学界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
关键词:遵义会议 毛泽东 地位 历史书写 
革命回忆录的史料价值及其鉴别利用
《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5期100-109,159,共11页游海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项目编号:16KZD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历史记忆重要文本的革命回忆录,其史料价值、鉴别和利用值得探讨。以华南抗日根据地史书写为例,尤其是书写南路和北江西岸抗日根据地史,以及琼崖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等,革命回忆录是最主要的资料,其史料价值是独有的,甚至是唯一的...
关键词:历史记忆 历史书写 革命回忆录 
价值追寻:人工智能时代的历史知识生产被引量:2
《学术前沿》2024年第14期55-63,共9页王涛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历史知识生产和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会推动创意内容生产的大爆发,带来智慧产品的供给侧自由;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很有可能恶化历史书写的整体生态环境。历史学的专...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历史书写 职业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历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王涛 
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文学者的视野之中。历史学家的态度出现了两个极端,可谓泾渭分明。一种态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屑一顾,掀住生成内容出现的一点小错误就大做文章,认为大语言模型完...
关键词:人工智能 语言模型 领先优势 人文学者 乐观主义者 生成式 历史书写 学术研究 
葛亮《北鸢》与徐则臣《北上》的历史书写比较被引量:2
《南腔北调》2022年第12期86-92,43,共8页罗欣怡 
葛亮和徐则臣这两位同年出生的70后作家近年来都在书写历史的道路上作出了许多努力。本文以《北鸢》《北上》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本细读与对比研究的方法,指出《北鸢》《北上》这两部作品的历史书写,不仅均以家族史的叙述方式将...
关键词:葛亮 《北鸢》 徐则臣 《北上》 历史书写 70后作家 
历史书写的表层与内里:高丽末期“金镛之变”发微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43-154,共12页张春海 
在高丽王朝的恭愍王执政中期,发生了“三元帅事件”和“兴王之变”两个连续的政治事变,它们可以被总称为“金镛之变”。恭愍王是“三元帅事件”与“兴王之变”两个关联事件的主谋,金镛只是执行者。在执行官方交付的书写任务时,受情感与...
关键词:高丽 三元帅事件 兴王之变 史臣笔法 
凝聚共识、接续奋斗——从三个《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22年第11期4-11,共8页王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项目号:20&ZD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个《决议》都是民主集中的集体智慧,体现的是组织意志。就《决议》内容而言,从对建党以来的历史认知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总结,再到对新时代重大成就与经验的总结,三个《决议》都不是一般意义上面面俱到的“修...
关键词:政治共识 历史传承 统一行动 组织自觉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论李敬泽作品中的历史书写
《当代文坛》2022年第4期179-185,共7页王奕涵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罗曼·罗兰的诗学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8A0241。
文学是一种虚构的艺术,而历史是一种客观的真实,李敬泽却通过重新言说历史,将书写悬置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诠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与历史观。他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以实现自己的文学目标。首先,时间是叙事的基本...
关键词:李敬泽 历史书写 总体性 真实与虚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