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形态

作品数:452被引量:90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葛鲁嘉邬焜张军薛富兴张祝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历史形态、理论逻辑和实践面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4,39,共15页蒋俊明 周雅雯 
加强党的领导是“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历经组织社会及争取性领导、重构社会及支配性领导、赋权社会及规范性领导、引领社会及全面性领导的不同形态,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式“一元协同”型党社关系,体现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组织 社会领导权 中国式党社关系 一元协同 
文明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项久雨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核心的学术议题在于从大历史的尺度界说这一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方位、历史性质与历史特质,深刻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的“历史之问”。对此,应基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发展史 历史特质 历史方位 未来走向 现代性 人类文明发展史 人类现代化 
文明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态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15-34,204,205,共22页项久雨 
现代性孕育于特定的文明母体之中,不是脱离于现实物质生产的高头讲章。文明现代性作为一个标识性概念,提供了认识现代性的一种历史框架,即深入到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多样性相统一的问题域来界定现代化的历史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经历了...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现代性 历史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形态、话语变迁与价值旨趣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李亚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21&ZD024)。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断孕育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奋斗史。从实践、话语与价值三重维度审视这一论断的历史变迁,有助于为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提供历史借鉴。从实践探索维度看,现代化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的现代化 话语 
北京新街口胡同历史形态演变研究
《华中建筑》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王丽娟 陈雳 
北京新街口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街道肌理在元大都时期就已形成。胡同自元代形成以来见证了北京城自元朝建都之初到明清都城发展完善三千年历史文脉的全过程。该文从胡同的概念出发,运用文献分析、现状调研等方法,从历史演变...
关键词:胡同 历史演变 胡同形态 
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中正义的历史形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巩永丹 
塔克和伍德抛开唯物史观对马克思的正义概念进行曲解,创制了“马克思拒斥正义”的谬论,在学界引发了较大的理论争鸣。实际上,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深嵌于其对共同体及其历史逻辑的揭秘中。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共同体按照从“自然—本源共同体...
关键词:马克思 共同体 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中人的发展形式和所有制历史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3年第11期3-11,共9页顾海良 
人作为劳动主体演进的三大发展形式理论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客体在所有制关系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手稿思想内涵和学理意蕴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要厘清交...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 人的发展 所有制关系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中人的发展形式和所有制历史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5-14,F0002,206,共12页顾海良 
人作为劳动主体演进的三大发展形式理论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客体在所有制关系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手稿思想内涵和学理意蕴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要厘清...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主体—客体”关系 人的发展 所有制关系 
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历史形态与现实转向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11-18,共8页严君 郭明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基于大数据的世界民粹主义思潮发展动态及其有效引导研究”(18VZL018)
意识形态话语是其价值引导功能实现的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由精神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的重要介质。意识形态话语是阶级社会的伴生物,并随着历史的演进展现出内容普遍性、立场特殊性、机理递进性、形式承继性、符号系统性的历史性特征,使之成...
关键词:意识形态 话语表达 历史形态 现实转向 
沈从文小说“城-乡”对位叙事的历史形态与人文内涵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马新亚 
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地风景’研究”(22A0725)研究成果。
随着“城-乡”对位叙事模式的确立,沈从文小说的人学体系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伦理观到生存论、从文本策略到价值立场的转换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语境之下,由于文明与落后、西方与东方的权力结构的套嵌,沈从文笔下的...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 “城-乡”对位 叙事结构 人学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