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

作品数:458被引量:3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纪德君胡胜周峨楼含松彭知辉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明清小说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剧传奇化的“历史演义”——论《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叙写模式变异及小说史意义
《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第1期198-206,共9页苏焘 
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MB2010015)成果之一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结构上的轻重失衡,以及与其他历史类小说颇为迥异的创作风格,既是对讲史小说创作内在矛盾的一次集中暴露,也反映了明中期讲史小说创作力图突破"书商小说"模式的一种尝试。小说对戏曲素材、《三国演义》情节、《水...
关键词:《残唐五代史演义》 创作矛盾 戏剧化叙事 文学描写 文体模式 
神魔化的历史演义——三谈《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255-260,共6页刘红林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下简称《西洋记》)应是一部跨历史和神话两个类别的小说。它以神魔化的手法演绎历史事件,虚构的成分比《三国演义》多得多;而与《封神榜》、《西游记》不同的是,它的基本线索却是历史的真实。
关键词:《西洋记》 历史的真实 神魔化的手法 
“按鉴”考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19-33,共15页刘晓军 
“按鉴”即“参采史鉴”之意,是依据、依照史鉴而创作的意思,所“按”之“鉴”是指《资治通鉴》及其诸多续书与仿作以及相关的其他各朝之史传文献。由于史意的影响,“通鉴”类史传又为历史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主题、题材以及叙事模式的便利...
关键词:按鉴 《资治通鉴》 历史演义 小说文体 
明清历史演义观中文史定位之分歧与走向
《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33-37,共5页蔡爱国 
明清历史演义观在历史演义的文体定位上出现分歧:历史演义是历史还是小说?两派各执一词。但从“说唐”系列来看,在时间序列上,最终历史演义被定格为小说。
关键词:历史演义 历史 小说 演变 
建构中国小说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 读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235-241,共7页李灵年 
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的研究虽然有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但就整体而言,多停留在一个研究平面上,真正从《三国演义》文本的整体艺术构架上进行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这种状况。
关键词:郑铁生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历史演义小说 人物形象 
《韩擒虎话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被引量:6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25-33,共9页王昊 
敦煌写卷《韩擒虎话本》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在题材内容、创作原则、艺术方法、战阵描写等方面,对后世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通俗小说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韩擒虎话本》 传奇小说 题材内容 创作原则 艺术方法 战阵描写 文学研究 中国 
《三国演义》结构艺术溯源研究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38-48,共11页段庸生 
本文探讨了结构与小说的渊源关系;分析了小说结构由“小”的自由洒脱到有意为小说的精心构建;认识到“讲”的叙事模式对《三国演义》结构的规定性影响,而这种规定性影响对于中国小说的结构艺术具有发轫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历史演义 结构艺术 叙事模式 体裁形式 “说话”模式 美学特征 
赵云新论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49-61,共13页王同书 
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常胜将军、人人喜爱的赵云,提出了新的评价,认为赵云是个悲剧英雄。他智勇超群,功勋盖世,但一直受到压抑,死前不久,才封侯,这是由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
关键词:《三国演义》 历史演义 赵云形象 悲剧英雄 思想感情 
同源而异质:试析《三国演义》的两部续书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62-73,共12页胡胜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续书当中,《三国志后传》和《后三国石珠演义》是较有特色的两种。二者所呈现出的相似而又相异的美学风格颇耐寻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三国演义》出现之后历史演义创作的两种趋向,体现出小说类型演变过程中创作...
关键词:《三国演义》 续书 《三国志后传》 《后三国石珠演义》 美学风格 历史演义 
论《英烈传》与《孙子兵法》——中国古典小说中火攻艺术初探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185-193,共9页张虹 
本文对《英烈传>与《孙子兵法》作了比较研究和剖析,阐明火攻火战的描绘和运用,是《英烈传》的一大艺术特色。论证了《英烈传》中火攻火战的战略战术,不仅符合《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法则,而且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孙子兵法》与《英烈...
关键词:《英烈传》 《孙子兵法》 历史演义小说 火攻 艺术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