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检讨

作品数:47被引量:28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钱小平贺光辉陈立林俊辉车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吉林工商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民商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质权行使期间之立法检讨与规则解释——兼评“及时行使质权规则”
《南大法学》2023年第5期20-34,共15页杨巍 
影响质权行使期间规则设计的因素包括“占有”“从属性”和“担保利益”,这在各立法模式中可得到证实。《民法典》施行后的新司法解释改变了旧司法解释未充分贯彻该三项因素的弊端,债权人的担保利益由此得到大幅提升。对于突破质权从属...
关键词:占有型质权 登记型质权 行使期间 主债权时效 及时行使质权规则 
居住权入典的理论证成及立法检讨——以《民法典》第366条至第371条为中心
《民商法争鸣》2022年第1期34-48,共15页陈艺颖 吴秋月 
增设居住权制度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一大亮点,《民法典》设立居住权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役权体系、弘扬民族文化、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法典》第366条至第371条对居住权制度的构建并不完善,其中对居住权...
关键词:《民法典》 居住权 人役权 立法完善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法律制度研究被引量: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1-95,共5页崔明亮 
孕育于实践中的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担保方式,对于解决实践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却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之困境。鉴于上述背景,有必要重新梳理与检讨我...
关键词: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 二重性 价值 立法检讨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的立法检讨被引量:4
《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车辉 
教育部基金项目"身份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YJA820062)
监护人责任已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仍坚持不考虑任何理由无端地使有财产的被监护人承担无过错的侵权责任是不合理的。未成年人原则上应仅在有识别能力的情况下才可能被要求承担责任。无行为能力人原...
关键词:监护责任 辨别能力 无过错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 衡平责任 
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的立法检讨及完善建议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5-20,共6页车辉 张献平 
第一作者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09YJA82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于足以造成同一损害后果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规定应承担连带责任。"足以造成同一损害后果"的认定应采客观标准。不同的案情对应的因果关系可能是累积因果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中断或多重的因果关系。不同...
关键词:累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中断 多重的因果关系 连带责任 
中国社团立法检讨及完善策略研究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盖威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501)
中国社团面临观念滞后、基本法缺位、民事主体地位不明、合法资格难以取得以及基本权利受限等严峻的立法困境,这些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了社团自身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其作为市民社会组织载体和中坚力量等正面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本文旨在...
关键词:中国 社团 民事主体 筹资权 公平竞争权 市民社会 
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的检讨被引量:7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102-107,共6页贺光辉 
高空抛物行为乃加害人不明的一般侵权行为,其与建筑物致人损害及共同危险行为均有本质区别。在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救济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对责任人也有失公平,于发现真正的加害人及公共安全的维持也并...
关键词:高空抛物 立法检讨 受害人救济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程序的立法检讨与立法完善之价值——以我国精神疾病事件频发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
《法治论坛》2011年第2期322-330,共9页余正源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事件层出不穷,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如果《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程序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精神疾病事件的频发现象就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但该程序在实践中却处于闲置的状态,而立...
关键词:精神病事件 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认定 特别程序 
我国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相关立法检讨——以立法目的为理论尺度被引量:3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秦亚东 马楠 
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就登记主体而言,其为登记主体公示经营身份、确立自身商誉的必要手段,是其维护合法地位、保障正常经营的必要方式;就交易相对人而言,其为保护交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制度,为保护市场交易安...
关键词:商事主体登记制度 立法目的 立法缺陷 立法完善 
论诉讼时效之起算——构成要件及类型化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年第2期68-69,共2页吴中平 陈尚龙 
法谚有云,凡为权利,兼有限制。19世纪,德国民法大儒温德夏特发现请求权之概念,而于德国民法典中创设消灭时效制度加以限制之。其后,消灭时效制度成为民法理论中极具争议的问题,或采主观说,或采客观说,未有定论。而我国之时效制度粗制简...
关键词:诉讼时效 立法检讨 构成要件 类型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