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土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晓强胡靖张季如黄茂松李雪刚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粒状土孔隙率与其颗粒级配的分形关系
《科技和产业》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朱永和 刘颜珲 尚柯 孙红义 方旭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712949)。
粒状土是填(构)筑地基、路基和土石坝等构筑物最常用的工程材料之一。对粒状土孔隙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粒状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机理。以仿真颗粒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颗粒离散元法是研究粒状土力学行为的有力有效工具。然而,仿真计...
关键词:粒状土 分形维数 颗粒级配 孔隙率 
不同类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差异性描述被引量:2
《岩土工程学报》2023年第1期33-46,I0004,共15页姚仰平 朱丙龙 刘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7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047006)。
压硬性、剪胀性和摩擦性为影响土应力应变关系的三大基本力学特性。对于不同种类的土,其三大基本特性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区别,相似之处为建立多种土应力应变特性的统一描述提供可能,而区别之处需要本构模型调整参数或构建参量来反映。...
关键词:CSUH模型 土的基本特性 差异性 黏土 粒状土 本构模型 
粒状土与结构接触面强度特性粒径效应影响研究被引量:2
《公路》2022年第4期299-305,共7页成浩 王佳 张家生 黎磊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97867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JJ2314;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001005435。
为研究颗粒粒径对典型粒状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粒径范围粗粒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分析颗粒粒径对接触面剪切强度及接触面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接触面剪切强度的粒径效应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接触面剪...
关键词:粗粒料 大型直剪试验 接触面 颗粒粒径 强度参数 
粒状土与结构接触面多重剪切边界面模型被引量: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80-87,共8页方火浪 王文杰 施可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605)。
针对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使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土体和结构物的受力变形及其相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利用塑性滑移理论,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宏观变形分解为一个宏观法向变形和剪切面内一系列不同方向分布的相互...
关键词:土与结构接触面 多重剪切 边界面 剪胀 临界状态 
基于离散元法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分析被引量:8
《岩土力学》2015年第S1期624-628,共5页胡靖 顾晓强 黄茂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2CB719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8408;11372228)
采用三维离散元法(DEM)对不同初始孔隙比的粒状土进行一维压缩0K试验模拟。对比了传统定义静止土压力系数0K以及增量型定义静止土压力系数0K?,分析了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初始应力状态、初始孔隙比和应力历史),检验了Jaky公式及Ma...
关键词:静止土压力系数 粒状土 超固结比 离散元法 
基于裂离参量的粒状土颗粒破碎量化方法被引量:7
《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第12期2179-2185,共7页徐日庆 畅帅 李雪刚 陆建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01B04-3)
以粒组为分析对象,将颗粒破碎引起粒状土级配变化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个粒组与粒状土整体的颗粒破碎情况分别提出了裂离比Rk与加权裂离率Bd的新概念。在进行等比级数简化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两者的计算方法。研究已...
关键词:粒状土 颗粒破碎 裂离比 加权裂离率 
离散单元法对粒状土的微观特性研究探讨被引量:4
《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第4期607-613,共7页赵学亮 赫建明 董高峰 李腾飞 吴方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030 5080804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8315)
粒状土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被认为是其宏观力学和体积特性的内在根本因素,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研究颗粒材料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比试验方法快捷、简便、经济,而且能够容易得到在实验室试验中很难或无...
关键词:粒状土 离散单元法 数值建模 微观特性 
侧限压缩下粒状土颗粒破碎的试验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1期1-1,共1页辛茂俊 
随着国际上高土坝建设的兴起,以及近年来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的兴起,特别是堆石、砂石、粗粒料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港口、交通等岩土工程建设中,作为地基的石英砂、砾石等在大荷重下发生颗粒破碎,颗粒破碎成为影响变形和强度的...
关键词:侧限压缩 粒状颗粒 试验 
球应力循环加载下粒状土变形规律与本构描述被引量:7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于艺林 王富强 张建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7CB714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9046)
为评价动力作用下饱和砂土的变形,通过试验,研究了球应力循环加载下饱和砂土的变形规律,提出描述各变形分量的本构模型。通过系列的饱和砂土球应力循环加载的动力三轴试验,分析体积应变和偏应变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从细观组构角度分...
关键词:土动力学 粒状土 球应力循环 变形规律 
采用B-样条神经模糊模型预测粒状土浅地基的沉降—Computersand Geotechnics,2003(8)
《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第8期33-33,共1页
粒状土浅地基设计通常由沉降而非承载能力决定。所以,设计时主要关心沉降预测,它是浅地基设计的必备标准。目前,只有用众多数值模拟技术,才能准确而一致地预测出粒状土浅地基的沉降。近来,用反传播算法培训的多层感知器(MLP)已经...
关键词:粒状土 模型预测 神经模糊 B-样条 数值模拟技术 地基设计 多层感知器 承载能力 沉降预测 传播算法 权重分布 培训 计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