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毒性作用

作品数:48被引量:40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宁艳花李杰关霞虎明明刘秀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宁夏医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污染防治技术》《淡水渔业》《癌变.畸变.突变》《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乙烯微粒与菲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2024年第6期324-334,共11页王志远 卢海悦 王晓凡 贾静 巩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32023528)。
为研究微塑料与多环芳烃联合暴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本文以大型溞为受试生物,选用粒径范围为1~10μm的聚乙烯颗粒以及菲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聚乙烯颗粒与菲对大型溞的单独及联合毒性,通过6种方法(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混合...
关键词:微塑料  大型溞 联合暴露 毒性效应 
3种N-DBPs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及贡献度被引量:2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5期2742-2753,共12页桂一心 张瑾 张颖 曾健平 陈如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1YFC3201005);安徽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22AH010019);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EPC07)。
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
关键词:含氮消毒副产物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剂量减小指数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和溴酸盐对萼花臂尾轮虫的联合毒性作用
《生态毒理学报》2023年第5期236-245,共10页陶开燕 徐晓平 杨晓凡 陈涛 李彬彬 李锦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001);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3AH040122);安徽未来技术研究院企业合作项目(2023qyhz01);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57)。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和溴酸盐(BrO_(3)^(-))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究PSNPs和溴酸钠(NaBrO_(3))共存条件下对轮虫的联合毒性效应,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关键词: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溴酸盐 萼花臂尾轮虫 联合毒性作用 生命表参数 种群增长 个体及卵大小 
3种增塑剂对发光菌Q67联合毒性作用定量评估被引量:2
《生态毒理学报》2023年第3期465-477,共13页张颖 张瑾 周娜娜 陈如荔 申慧彦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021YFC320100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团队(2022AH010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77001).
增塑剂(plasticizers,PLAs)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伴随着主产品的使用而进入环境中,很可能会对环境中的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以3种常见的PLAs:双酚A(bisphenol A,BPA)、双酚S(bisphenol S,BPS)和三丁氧基...
关键词:增塑剂 青海弧菌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时间依赖性 热图 
3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6期357-364,共8页张小旭 马陶武 李金曼 罗奔向 周影茹 何兴兵 王萌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21B0511);吉首大学引进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中,并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当前关于FQs生态毒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独的某种FQs,而关于不同FQs间联合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
关键词:氟喹诺酮 铜锈环棱螺 急性致死效应 联合毒性作用 
银系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效应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2年第3期871-882,共12页包诗玉 孙昊宇 龙茜 张跃恒 林志芬 印春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6116,21777123);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K16007);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9024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1624);上海“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2019194)资助
抗菌剂的长期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不断加剧,这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长期发展构成巨大威胁。银系抗菌剂作为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无机抗菌材料,可以将其与有机抗菌剂联合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从而达到减少抗菌剂滥用的目的。但由于有机抗菌...
关键词:银系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作用 协同机制 
微塑料与有毒污染物相互作用及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9
《生态毒理学报》2021年第5期168-185,共18页赵美静 夏斌 朱琳 孙雪梅 赵信国 戴伟 陈碧鹃 曲克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603022019007,20603022020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0TD12)。
随着塑料产品的广泛应用,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海洋中的MPs能够与有毒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纳米颗粒等)发生相互作用,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效应。因此,MPs与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联合毒...
关键词:微塑料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纳米颗粒 联合毒性 
重金属与抗生素污染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环境保护前沿》2021年第5期1057-1064,共8页张文潇 莫凌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入水体中。由于水体的立体性,水生生物极易受到多种因子的复合污染。其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因用量大、易吸附且毒性效应复杂等特点,对水生生态易造成严重污染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环境中的污染物都是...
关键词:重金属 抗生素 污染 联合毒性 
PM_(2.5)中不同组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1
《癌变.畸变.突变》2021年第2期116-123,128,共9页刘洁仪 张睿 夏冬 李镕 李晓雯 陈姿旭 魏青 赵志强 何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2661,81472998)。
目的:探讨PM_(2.5)中各种组分单独以及联合暴露对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毒性作用,并探讨不同组分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以永生化的HUVECs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0、5、10、20、40、80、160μg/mL纳米炭黑颗粒(下称炭黑),0...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 超细颗粒 重金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联合毒性作用 
新型抗菌剂——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效应被引量:1
《环境化学》2020年第4期941-949,共9页刘艺楠 孙昊宇 沈洪艳 林志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3096,21577105,21777123);国家环保公益课题(201509041-0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4208068);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北省环保厅公益课题;河北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项目(PCRRK1600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09-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课题(17DZ1200103,14DZ2261100);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F2016-11);111工程资助
群体感应抑制剂(QSIs)作为一种抗生素的可能代替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研究指出QSIs与传统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在提高药效的同时降低细菌耐药性.随着QSIs使用量地逐渐增大,在环境中可能与传统抗菌剂以混合的形式存在,因此有必要研...
关键词:联合毒性作用 抗生素 银类抗菌剂 群体感应抑制剂 大肠杆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