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诒

作品数:100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全有陈剑敏潘晓霞贾熟村马翠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交通银行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洋时期政府公债管理的嬗变——以内国公债局为中心(1914—1927)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12期9-22,共14页刘杰 
国家社科基金“近代长江中游地区货币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61—1937)”(项目编号:23BZS119)阶段性成果。
内国公债局因北洋政府发行民国三年公债而组设。后因北洋政府公债管理事务的变动,其经历裁撤与重组的过程。北洋时期财经界重要人士梁士诒在内国公债局的建立与运行制度设计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近代公债管理制度设计上看,这一组织的建...
关键词:公债 北洋政府 内国公债局 梁士诒 
百年书院,文化飘香
《品读》2023年第8期18-19,共2页徐杰 
以前到广州,总会被各种美食小吃所吸引;这一次却有点特别,随《名城大家谈》节目组去寻访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书院——青云书院。据说,民国期间为了保留下这座书院,广州城市中轴线特意在此处拐了个弯。于是,我们得以与这座由梁士诒、...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 梁士诒 书院 节目组 梁启超 
躺着也中枪
《读者》2022年第10期55-55,共1页雾满拦江 
袁世凯称帝之前,由十三太保保护,十三太保有名有姓,众所周知。但等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追究祸首的时候,却只追究了八个人,而且八个人中也只有五个名列十三太保名册。此五人中,有两个人出自筹安六君子阵营,分别是杨度.和孙毓筠;另有三人出...
关键词:袁世凯称帝 杨度 十三太保 朱启钤 梁士诒 周自齐 六君子 追究 
青年钱新之与交通银行被引量:1
《中国银行业》2021年第9期102-104,共3页毛志辉 
钱新之(永铭),浙江吴兴人,1885年出生于上海,为工商世家,接受西方教育,是新派知识分子的典型。作为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著名银行家,他是对交通银行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人物之一(另一个为梁士诒)可以说,其银行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交通银行,...
关键词:交通银行 梁士诒 浙江吴兴 职业生涯 银行家 近代金融史 工商 
安一路九号
《文学自由谈》2021年第1期124-127,共4页陈富强 
北戴河安一路的命名,可追溯至1919年。那一年的8月10日,由朱启钤联合在北戴河的中国知名人士,成立北戴河海滨地方自治公益会,选举梁士诒为主席、朱启钤为会长,并制定公益会章程,其宗旨是保护主权,规划市政,兴办公益事业,代行避暑区地方...
关键词:兴办公益事业 朱启钤 梁士诒 北戴河海滨 公益 可追溯 
梁士诒:一位被遗忘的金融书法家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68-73,共6页俞栋 
民国历史上的总理实在太多,梁士诒可能是其中最不为人知的一位。他既无法望孙中山之项背,即使与段祺瑞、熊希龄1、陆徴祥2等相比亦去之甚远,除了财政与金融界的少数人知道外,他几乎已被人遗忘。实事求是地讲,他是位很高明的金融家,但于...
关键词:民国历史 段祺瑞 梁士诒 熊希龄 孙中山 实事求是 被遗忘 书法家 
陈璧与交通银行
《中国金融家》2020年第7期124-125,共2页毛志辉 
自京汉铁路借款以后,清政府就一直谋求京汉铁路的全部自主经营权。一方面,京汉铁路贯通南北,关系极为重要;另一方面,京汉铁路自竣工以后,发挥作用重大,发展前景良好,盈余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活力。再加上当时轰轰烈烈席卷全国...
关键词:邮传部尚书 交通银行 自主经营权 京汉铁路 陈璧 补授 光绪三十三年 梁士诒 
新发现的两幅八宝山抗战老照片
《北京文博文丛》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陈康 
众所周知,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的中心是丰台的卢沟桥,因此80多年来,卢沟桥始终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资料,都很充足。宛平城、卢沟桥是中日军队开战的第一阵地,而作为第一阵地坚强后盾、成为保证二十九军保卫北...
关键词:八宝山 高尔夫球场 梁士诒 七七事变 卢沟桥 
青岛:一战中国“四大华工口岸”的重要输出港
《走向世界》2019年第2期62-65,共4页王铎 
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岛在亚洲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不用说,当时日本与德国这两个列强在青岛争夺殖民地;也不用说英国还帮助日本出兵青岛,组成了'日英联军';更不用说这场战役仅仅打了两个多月,就以德军的弹尽粮绝而草草收场……...
关键词:英国人 梁士诒 温哥华 
袁世凯不敢用我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8年第12期27-27,共1页
在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的过程中,中国银行监督吴鼎昌因为和财政总长周学熙意见不合而被排挤出局。之后,吴鼎昌在京盘桓无计.不得已而托“交通系”领袖梁士诒向袁世凯斡旋求见。看在梁士诒的面子上,袁世凯接见了吴鼎昌,两人相谈甚欢。
关键词:袁世凯 中国银行 吴鼎昌 大清银行 银行监督 梁士诒 周学熙 财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