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

作品数:1146被引量:108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余成群吴宇虹刘昌玉李锦华欧阳晓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两河流域洪水故事传统及其流变
《国外文学》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陈飞 
《埃利都创世纪》中的吉乌苏德拉洪水故事、《阿特拉哈西斯史诗》中的阿特拉哈西斯洪水故事以及《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乌塔纳皮什提洪水故事代表着古代两河流域三大洪水故事传统。通过比对和辨析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洪水叙事以及寓意可...
关键词:两河流域 洪水故事 吉乌苏德拉 阿特拉哈西斯 乌塔纳皮什提 
伊洛两河骑行记
《中国人民防空》2025年第2期75-76,共2页吴云鹏 
洛阳因洛河得名,但洛阳还有另外一条河叫伊河,和洛河不分伯仲,只是外地人不太知道。伊河发源于洛阳栾川,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两河从西向东,汇聚山区溪流,成为浩瀚大河,环抱洛阳后汇入黄河。洛阳,实际是伊洛之城。
关键词:伊洛之城 骑行记 
“两河文化”与商圈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商场现代化》2025年第4期5-7,共3页韩强 张翠萍 
2024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编号:ZXKT2024300)研究成果。
文化追根溯源是人们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居民是活态文化的主体,将“两河文化”成果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圈、商圈之中,能发挥其对历史文脉的赓续。本文以聊城市为例,分析“两河文化”与商圈经济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和作用机...
关键词:两河文化 商圈经济 融合 
两河“泥沼” 美国人是如何不情愿地放弃伊拉克维稳作战的(9)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25年第2期2-17,共16页窦超 马友好 
军事打击行动的加强趁着“觉醒”运动的发展,美军很快就开始考虑对现有的对伊拉克治安起破坏作用的敌手各个击破。位列美军打击目标第一位的仍然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而紧跟其后的就是什叶派民兵组织。
关键词:什叶派 维稳 民兵组织 各个击破 伊拉克 治安 打击目标 美军 
两河交汇的地方:期盼巴西的高光时刻
《世界环境》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朱松丽(文/图) 
2024年11月2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 29)不欢而散,大家的目光随即转向了遥远且陌生的巴西城市贝伦(Belém),那里将是COP30的举办地。网页和地图告诉我这个城市...
关键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亚马孙 交汇 《公约》 阿塞拜疆 缔约方大会 巴西 
全球面粉需求格局探析
《黑龙江粮食》2025年第2期24-26,6,共4页李圣军 
全球小麦种植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与其相伴随的面粉加工及制面技术也相应产生,随后逐步向外扩散,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面条之路”,面食也成为全球60%左右人口的主食。据Innova Market Insights发布报告,202...
关键词:面粉加工 西式面点 官方机构 两河流域 面食 西式化 外扩散 小麦种植 
两河“泥沼” 美国人是如何不情愿地放弃伊拉克维稳作战的 8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25年第1期2-15,共14页窦超 马友好 
重新认识伊拉克局势在2006年最后的时间里,虽然联军在诸如拉马迪等地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而言伊拉克的局势仍在继续恶化。这种几乎是违背美国人认识的事态发展态势,迫使驻伊拉克多国部队和中央司令部的美军高级指挥官们重新评估所面...
关键词:多国部队 维稳 事态发展 伊拉克局势 指挥官 美军 美国 
发掘“两河文化”,发展旅游经济——以聊城市为例
《城乡建设》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吴子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京杭大运河是古代贯通中华大地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和世界文化遗产。这两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河在山东省聊城市交汇,孕育了聊城独特的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城市景观。可以说,聊...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山东省聊城市 京杭大运河 交通大动脉 生态环境 城市景观 人文历史 母亲河 
青铜冶史 映照前路
《中国有色金属》2025年第2期34-34,共1页刘梦飞 
金属的冶炼和应用是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转变的关键节点。铜是人类最早认识、使用的金属之一,数千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出重大作用。历史上,不论是两河流域还是中华文明,从使用自然铜、铜石并用,到冶炼共生矿发现其他金属可以改变铜的...
关键词:有色金属工业 早期文明 两河流域 自然铜 青铜时代 社会生产生活 关键节点 中华文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古典学
《历史评论》2024年第6期2-2,共1页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古典学将由此而诞生,由此而构建,由此而恢弘。我们相信,古典学将超越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研究中心的经典范式,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
关键词:西方中心主义 希罗多德 普鲁塔克 古代文明 两河流域 世界视野 古希腊罗马 色诺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