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

作品数:587被引量:51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承宗孙尚扬唐燮军马爱民牟钟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文化史视野下的巴蜀佛教——读段玉明先生的《巴蜀佛教文化史》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359-367,共9页张忆雯 
巴蜀佛教是佛教与巴蜀区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结出了累累硕果,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我国内地学术界对于巴蜀佛教文化的研究集中于佛教艺术领域,缺乏全面性的立体研究成果。段玉明先生的新著《巴蜀佛教文化史》对巴蜀地区佛教的历史沿革...
关键词:巴蜀佛教 佛教艺术 两晋南北朝 建筑格局 巴蜀地区 文化史 文化遗产 区域特征 
《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
《佛学研究》2021年第2期250-250,共1页费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及其造像由中国传入海东地区的关键时期。以往由于佛教实物的缺乏,无法验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的辉煌,导致对朝鲜半岛、日本早期佛像来源的认识,多注重北朝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南朝佛教造像的新发现及...
关键词:佛教造像 三国两晋南北朝 海东地区 朝鲜半岛 主导性作用 汉传佛教 文化圈 渊源关系 
两晋南北朝佛教感应思想略探被引量:2
《佛学研究》2011年第1期261-271,共11页宗慧 
感应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一大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原有的这一思想为基础,结合了印度佛教本身具有的感应思想,在佛教内部形成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感应思想。本文重在阐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感应思想,而且主要是从当时的著...
关键词:两晋南北朝 佛教感应思想 机缘感应  因果感应 业感 
从“世界佛教论坛”看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
《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圣凯 
佛教在中国生根、发展,在思想上要与中国固有的儒家、道教文化兼容,在信仰上要与“礼”文化融合,在制度上必须获得王权的接纳,在传播上必须得到社会的包容与护持,在经济上则要有蓬勃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从汉魏两晋南北朝至唐宋之...
关键词:世界佛教论坛 国家发展 经济发展 两晋南北朝 中国化 文化兼容 文化融合 “礼” 
汉魏两晋南北朝出经籍表被引量:2
《佛学研究》2004年第1期86-109,共24页童纬 
童纬(1917-1994)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以治大藏经目录版本学和傣族佛教为主。20世纪50年代,他所发表的有关介绍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藏经目录和僧阶的文章,开创了我国当代云南上座部佛教研究之先河,有不可磨灭之功。改革开放以后,重纬先...
关键词:两晋南北朝 《中华大藏经》 20世纪50年代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经籍 改革开放 上座部佛教 佛教研究 佛学研究 贯彻落实 党和政府 佛学家 目录 先生 版本学 云南 成果 译经  
《中国佛教思想史》
《佛学研究》1995年第0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佛教思想 思想史 中国佛教 唐代佛教 本来面目 思想特点 魏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 取材广博 近代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