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佐

作品数:35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林校生张军贾玉英陈春雷冯培红更多>>
相关机构: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职业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中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归义军“都押衙”与“都头”职级再辨
《唐宋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244-251,共8页甘雪雁 
《新唐书·百官志》较为周详地记录了藩镇文职僚佐的配置,①但新志与其他典志政书均未系统记载过藩镇武职僚佐。20世纪60年代严耕望发表《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该文下篇专论军将,首次系统考证出都知兵马使,左右厢后院等兵马使,虞候、...
关键词:唐代方镇使府僚佐 藩镇武职僚佐 都头 都押衙 归义军 
换推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年第10期58-58,共1页
中国古代的法官回避制度。《唐六典》规定,若主审官员与被审者是亲戚关系,或曾为师生、官长僚佐等,或有仇怨、嫌隙,应准许其请求回避,更换他官推审。此后,历代对法官回避制度皆有规定。换推制度体现了古人的司法智慧,设置初衷与现代程...
关键词:《唐六典》 亲戚关系 司法智慧 换推 僚佐 程序法治理念 法官回避制度 
北朝光州刺史考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12期104-109,共6页崔春鹏 
北朝时期光州的设置与民族融合背景下统治集团对山东半岛东部的战略定位不可分割。通过史料及墓志的梳理,文章共梳理出北朝光州刺史30余名,并按其出身来源分为四类:宗室、鲜卑集团、世家大族、地方望族。河阴之变前后,北朝光州刺史的任...
关键词:北朝 光州刺史 “南光州” 僚佐职掌 
宋太祖霸府僚佐与宋初的政治格局被引量:1
《宋史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16-32,共17页闻轩轩 
从文献记载来看,宋太祖霸府僚佐分为方镇使府文职僚佐、武职军将和禁军帐下亲卫三部分,他们在宋太祖代周建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桥兵变后,宋太祖的霸府僚佐依其出身情况的差别,沿着不同的迁转轨迹任职。其中,禁军帐下亲卫在北...
关键词:宋太祖 霸府僚佐 中枢政局 侧近政治 
浅谈藩镇僚佐影响下的唐梁易代
《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年第9期139-140,共2页元昶晴 苏琛翔 
晚唐时期,关中藩镇李茂贞集团劫迁昭宗,朱温借与其进行凤翔之战诛灭宦官势力。朱温藩镇僚佐补充宦官诛灭后的唐廷空缺,并挟唐廷东迁洛阳,加强控制。在藩镇亲信僚佐的协助下,朱温最后成功实现唐粱易代。
关键词:晚唐 朱温 藩镇僚佐 唐粱易代 
萧子良西邸“文学”集团的形成——从政治与职官制度的视角出发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9年第5期156-163,共8页李猛 
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南朝佛教、政治与文学”(2018M630241)的阶段性成果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因次孙年长而得萧道成重用,短时间内从低阶府佐成为方面之任。萧赜即位后更委以重任,先后出督南徐、南兖。永明二年、四年,先后以护军、车骑将军兼司徒,以司徒府为依托盛选僚佐。五年正位司徒前,西邸核心成员多已入司徒...
关键词:萧子良 兼司徒 盛选僚佐 开西邸 西邸文士 
东晋南北朝城局参军考略被引量:1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张玉兴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唐五代地方军府置狱问题研究"(52wj1846)阶段性成果
城局参军是东晋南北朝幕府重要僚佐之一。它初置于东晋,但并非东晋末刘裕所置。城局参军核心职掌乃负责盗贼刑狱等司法事务,因其役使罪徒劳作,又兼具"守城""城防"的职能,不过仅是负责相关修缮事务,并非直接领兵御敌。东晋南朝城局参军...
关键词:东晋南北朝 城局参军 军府僚佐 
扬州新见唐代淮南节度使僚佐王厚墓志略考被引量:1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左凯文 
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44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ZDIXM015)
《唐故太原王公墓志铭》记载了唐末淮南节度使下属武职僚佐王厚的生平事迹及其家族世系等情况。王厚生活于唐末文宗至僖宗朝,曾主管淮南节度使下辖地区的司法事务,并负责征收扬州地区的赋税。在黄巢起义中,他给扬州城内驻军筹集到大量粮...
关键词:王厚 墓志 唐末 扬州 
唐代士人缘何入幕成风被引量:2
《人民论坛》2017年第22期142-144,共3页杜文玉 
唐代士人大量入幕,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尤其是唐后期,士人入幕形成了风气,改变了士人入仕的途径,为国家储备了大量可用之才。同时,士人入幕还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歌、小说作品,繁荣了唐代文化。
关键词:使府 入幕 僚佐 人才储备 
曹丕曹植太子之争补论
《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3-18,共6页郑真先 
关于曹丕曹植太子之争的讨论,学界已有四种不同的意见,即性情说、制度说、篡汉说、阶级说。这场太子争夺战不只是曹丕和曹植二人的比较,更多的是二人所代表的两个由幕府僚佐所构筑的政治团体之间的较量。曹丕幕府僚佐在年龄结构、地域...
关键词:曹丕 曹植 太子之争 幕府 僚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