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径迹测年

作品数:12被引量:1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万景林刘春茹刘秀明王世杰郑德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更多>>
相关期刊:《核技术》《中国科学:地球科学》《IMP & HIRFL Annual Report》《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危山演化特征及其对五墩凹陷的油气影响被引量:1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8年第4期7-16,共10页曹力伟 张敏 林中凯 刘国宏 李玮 
北偏东走向的三危山横亘于敦煌盆地中部,将盆地分成了南、北2个部分,其生成与发育对两侧诸凹陷的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开展三危山演化特征的研宄对其两侧,尤其是五墩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采...
关键词:裂变径迹测年 热演化 构造活动 三危山 沉积充填 油气藏 
西藏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与构造隆升时代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16年第7期1056-1068,共13页吴珍汉 陆露 赵珍 胡道功 张耀玲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221111和12120115000901)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结合地质填图资料,在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厘定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不同时代的逆冲岩席自北—北东向南—南西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及下伏岩石地层之上,形成大量逆冲断层、滑脱构造、飞来峰、构造窗和褶皱构造。逆...
关键词:聂荣变质杂岩 逆冲推覆构造 蛇绿混杂岩 裂变径迹测年 青藏高原中部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对西藏卓奥友峰藏南拆离系活动时间的约束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14年第6期372-380,共9页高成 刘娇 李德威 汪帆 刘德民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42;12120111212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88)
引入裂变径迹方法研究藏南拆离系(STDS)的活动历史。通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卓奥友峰5个锆石和4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实验,分别获得11.2-17.1Ma和12.4-14.3Ma的年龄范围。年龄温度法计算得到中新世时期洛子峰拆离断层在卓奥友峰地区...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 裂变径迹测年(FT) 藏南拆离系(STDS) 卓奥友峰 青藏高原 
3 - 36 Irradiation Effects of Swift Heavy Ion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ica Crystal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2年第1期126-127,共2页Zhang Shengxia Liu Jie Zeng Jian Zhai Pengfei Mo Dan Sun Youmei HouMingdong 
关键词:快重离子辐照 化学成分 云母晶体 裂变径迹测年 重离子照射 核径迹探测 矿物材料 地质学家 
中子热化不充分对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影响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0期1559-1567,共9页庞建章 郑德文 万景林 李大明 张培震 杨静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LED2009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317)资助
裂变径迹测年方法中,母体的测量是通过热中子诱发235U裂变产生的诱发裂变径迹间接测得的.当热化不充分时,还会诱发238U和232Th裂变,造成母体测量的误差.因此,中子热化充分与否对年龄测试结果存在重要影响.2007年,由于安全生产的原因,原...
关键词:中子热化 裂变径迹测年 232Th 238U比值 
东昆仑造山带多期隆升历史的地质热年代学证据被引量:34
《地质通报》2011年第11期1647-1660,共14页陈宣华 Michael W.MCRIVETTE 李丽 尹安 蒋荣宝 万景林 李会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一代柴达木盆地构造体系图编制>(编号:DZLXJK2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伸展构造研究(批准号:40342015)
对格尔木附近东昆仑山花岗岩类侵入岩体中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定年与热历史的模拟,得到了中、新生代东昆仑山多阶段冷却与隆升的构造热历史。锆石FT年龄反映了东昆仑山中生代2期冷却历史,分别为第1期侏罗纪(194.1~144.4Ma...
关键词:东昆仑山 逆冲断层系 裂变径迹测年 热历史模拟 高原隆升 
龙门山断裂活动和川西高原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测年被引量:14
《地质力学学报》2010年第4期359-371,共13页杨农 张岳桥 
科技部973课题"龙门山地质构造断裂带及其与汶川蕴震动力条件分析"(编号2008CB425702)的成果
通过12个构造岩、变质砂岩和花岗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年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主要断裂活动时期和区域隆升历史。结果表明,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2条主断裂:汶川—茂县断裂和映秀—...
关键词:晚新生代 川西高原 龙门山断裂带 隆升 裂变径迹测年 
中新生代库车-南天山盆山系统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36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年第5期399-408,共10页杜治利 王清晨 周学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2cx3-sw-147)
通过对库车河剖面中新生界砂岩中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测试,得出磷灰石样品可分为3组,分别反映库车盆地边缘或其物源区天山的剥露冷却。对测试数据分析和热史模拟表明,南天山及库车盆地在中新生代经历了3次主要隆升事件,且山盆隆...
关键词:中新生代 南天山 库车盆地 差异隆升 裂变径迹测年 
红河断裂带大型右旋走滑运动发生时代的地质分析与FT测年被引量:46
《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11期977-987,共11页向宏发 万景林 韩竹军 虢顺民 张晚霞 陈立春 董兴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272087)
红河断裂带后期大型右旋走滑运动在地质上表现为:北段-滇西北的正断裂陷南东向伸展变形和中南段的右旋剪切断错.通过对剑川、弥渡东南、元江、元阳等典型断裂段中新世以来地层变形与断裂活动关系的研究,认为红河断裂带于中新世以来有...
关键词:地质分析 裂变径迹测年 右旋位错时代 红河断裂 
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被引量:5
《核技术》1996年第10期632-634,共3页陈怀录 方小敏 李吉均 康世昌 
用裂变径迹法对临夏盆地王家山、东乡毛沟剖面红层中同生石膏及次生石膏矿物作了年龄测定,测定年龄为6.79—21.39Ma,推断其开始形成时代为中新世早期。
关键词:临夏盆地 石膏 裂变径迹测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