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作品数:5875被引量:194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志尧李丽雪胡文彬林冠夫朱华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薛宝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洞见与不见:夏志清“扬钗抑黛”观的成因及启示
《曹雪芹研究》2025年第1期149-164,共16页包思雨 
美国华裔汉学家夏志清在美国红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其红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以及夏氏兄弟书信集等著述中。钗黛优劣是红学史上重要议题之一,夏志清在这一议题上持“扬钗抑黛”观。本文着眼于...
关键词:夏志清 红楼梦 薛宝钗 林黛玉 
林黛玉的命运
《书摘》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刘心武 
红学界曾普遍认为,在《红楼梦》完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除前八十回大体保存了下来,后面的内容全部遗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后四十回,是在曹雪芹去世近三十年后,由程伟元操持,尚鹗续写的。高鹗对《红楼梦》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最终死亡做...
关键词:薛宝钗 红学界 程伟元 《红楼梦》 林黛玉 贾宝玉 疯癫 后四十回 
材料作文“提出观点,寻找证据”导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6期50-51,共2页葛未来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人认为林黛玉多愁善感,他找到了“黛玉葬花”等情节作为证据;某人认为《红楼梦》是乾隆组织文人写作的,她提供的理由之一是“大观园”的名称来自乾隆所写的“燕台大观”;某人讨厌薛宝钗,他设想宝钗...
关键词:黛玉葬花 贾雨村 薛宝钗 《红楼梦》 多愁善感 林黛玉 材料作文 大观园 
如何成为有趣的人
《北方人》2024年第18期48-49,共2页王小圈 
人们往往乐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趣,却很少能明确定义到底什么叫作有趣。以《红楼梦》为例,公认林黛玉、史湘云是有趣的,贾探春、王熙凤是有趣的;相对而言,贾迎春、薛宝钗就不那么有趣。我们仔细想想这四个人都有趣在哪儿。
关键词:史湘云 薛宝钗 贾探春 《红楼梦》 贾迎春 林黛玉 王熙凤 有趣 
选择在己,无所谓对错
《十几岁》2024年第18期12-13,共2页杨丽芳(整理) 
面对飞扬的柳絮,林黛玉伤感,慨叹“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薛宝钗乐观,认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确实,面对同一处境,因禀赋和成长经历的差异,每个人的切身感受及做出的选择各有不同。千人千面,对许多人来说,...
关键词:薛宝钗 燕子楼 林黛玉 百花洲 切身感受 成长经历 对错 
简析钗黛形象的接受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今古文创》2023年第46期76-79,共4页蒋兴悦 
本文拟引入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梳理历代读者对《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物的接受情况及其差异,希望能够帮助规避传统鉴赏方式所存有的不足之处。首先将对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及接受史的具体类型进行介绍,并简要概括清代至今钗...
关键词:薛宝钗 林黛玉 接受美学 价值取向 
知世故而不世故
《健康生活》2023年第11期1-1,共1页王国梁 
年岁越长,我越喜欢《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年轻时我觉得林黛玉性格过于敏感,还带着锋芒,既缺乏薛宝钗的圆融,又没有贾探春的果敢。如今我却认为她是《红楼梦》里最可爱的女子。她聪慧、明澈、率真、纯粹,与薛宝钗处理问题的方式截然不...
关键词:薛宝钗 贾探春 《红楼梦》 林黛玉 世故 率真 
薛宝钗为何姓薛 林黛玉为何姓林
《金秋》2023年第22期32-32,共1页沈嘉柯 
伟大的作者给小说的主要人物取名字是蕴藏深意的,《红楼梦》就是个典范。在中国传统政治语境里,有一个高贵的物品——曲蘖,也就是发酵用的酒曲子。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尚书·商书·说命下》当中记载:“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
关键词:薛宝钗 林黛玉 《红楼梦》 曲蘖 《尚书》 中国传统政治 酒曲 
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物——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3年第11期94-96,共3页仲从干 
自古以来,诗词就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诗词短小精悍而意蕴悠远,包含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借鉴诗词对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让我们笔下的故事和人物更加丰满,提升整体的可...
贾宝玉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
《视野》2023年第19期10-13,共4页刘晓蕾 
诚如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所定义的那样:(经典)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诉说的一切东西、《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几乎少有书像《红楼梦》一样,催生出一整个“红学”研究流派,也少有书像《红楼梦》这样,诠释着经典的生生不息...
关键词:卡尔维诺 爱情悲剧 薛宝钗 《红楼梦》 贾宝玉 研究流派 林黛玉 自由意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