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盆地

作品数:123被引量:69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涛方小敏李吉均王世骐张培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临夏盆地首次发现乌米兽(牛科,偶蹄类)头骨化石(英文)被引量:3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6年第4期319-331,共13页史勤勤 王世骐 陈少坤 李刈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43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02020)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
报道并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中间乌米兽(Urmiatherium intermedium)头骨化石新材料,该材料产自柳树组上部,属于晚中新世晚期杨家山动物群。中间乌米兽是一种大型的晚中新世牛科动物,角心特化,短且呈薄板状,并且在基部相互靠近...
关键词: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牛科 乌米兽 
弓颌猪(偶蹄目、猪科)的觅食行为:头骨和下颌骨形态功能分析的研究实例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6期1218-1228,共11页侯素宽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2002;407302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资助
将一种晚中新世小型猪科动物弓颌猪的头骨及下颌特征与现生猪科及西猯科材料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形态功能分析.尽管相对窄的枕部以及相对短的头骨制约了头骨的摆动幅度,但发育吻骨和相对较强的吻部肌肉仍然使得弓颌猪具有很可观的拱掘能...
关键词:猪科 晚中新世 临夏盆地 形态功能分析 觅食行为 
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皇冠鹿—新种(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4年第2期171-182,共12页邓涛 卢小康 史勤勤 孙博阳 王世骐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资助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中中新世 东乡组 鹿科 皇冠鹿 
中国最原始的嵌齿象——意外嵌齿象(Gomphotherium inopinatum)在临夏盆地的发现兼论中国的嵌齿象(英文)被引量:5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4年第2期183-200,共18页王世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2001,41002010,40730210)资助
临夏盆地下中新统的甘池梁地点发现了一件残破下颌带有m2和m3齿列。在齿列前方,其水平支伸长,并且不向下转折或倾斜。下颌角位置较低。颊齿小,冠面结构特征原始。齿谷在前后方向宽度中等,副齿柱侧及主齿柱中心小尖不分裂,副齿柱中心小...
关键词:欧亚大陆 中国 中新世 意外嵌齿象 狭齿嵌齿象类群 系统发育 
临夏盆地上中新统的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被引量:9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417-427,共11页邓涛 侯素宽 颉光普 王世骐 史勤勤 陈少坤 孙博阳 卢小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07302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821906);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新近系地层建阶研究项目资助
中国上中新统的陆相地层非常发育,其中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黏土堆积富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甘肃临夏盆地的上中新统即是一套红黏土地层,其岩石地层单位名称为柳树组。已发现柳树组的大量化石地点,按其在剖面中出现的层位可以自下而...
关键词:年代地层 陆相沉积 界线层型 灞河阶 保德阶 中新统 临夏盆地 甘肃 
临夏盆地早中新世上庄组的巨獠犀门齿化石(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邓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资助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世 犀科 巨獠犀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爪兽亚科(奇蹄目,哺乳纲)一新种被引量:10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1期53-73,共21页陈少坤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 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30210,J0930007);全国地层委员会资助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
关键词: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爪兽亚科 奈王爪兽 
甘肃东乡龙担的长鼻三趾马头骨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三(英文)被引量:6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1期74-84,共11页邓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全国地层委员会资助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早更新世 马科 三趾马 
豕脊齿象属(Choerolophodon)头骨化石在中国的发现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4期425-436,共12页王世骐 邓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 KZCX2-YW-Q09, KZCX2-YW-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730210, 4100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 2006CB80640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 2010LESV004)资助
在甘肃省临夏盆地大浪沟地点的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较完整的豕脊齿象属(Choerolophodon)头骨,这是该属的头骨化石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该头骨低平,门齿向外侧及上方弯曲且没有釉质带,臼齿为豕脊型齿,因而符合豕脊齿象属的鉴定特征,并...
关键词:嵌齿象类 豕脊齿象属 临夏盆地 早中新世 中国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磁性地层学及其意义被引量: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第5期129-136,共8页王九一 方小敏 张伟林 昝金波 苗运法 李仕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001)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沉积了厚层的新生代地层,含有丰富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准确确定其地层年代对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哺乳动物分布格局、演化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以及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盆地南缘黑林顶剖面含有...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 磁性地层 临夏盆地 黑林顶剖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