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运燮

作品数:153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荣李光荣易彬邵朝杨游友基更多>>
相关机构:拉曼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心痛哭”:杜运燮抗战诗作的情感方式与抒情姿态
《江汉学术》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张洁宇 徐楹林 
“抒情”是1940年代诗坛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抗战局势需要,个人感伤的“旧”抒情被放逐,热烈、直接的“新的抒情”被提倡。青年诗人杜运燮起初也受这种潮流的感召,但随着诗人对战争介入程度的加深,诗歌的抒情风格愈发迂回克制,...
关键词:抒情 杜运燮 轻松诗 抗战 1940年代 
从庞德到“庞德之家”
《读书》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雷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据称是“诗和远方”的年代,大学诗风尤盛。受时潮影响,我也喜欢诗歌。忘记是在哪本杂志还是哪本书里读到一首诗:“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虽只短短两行,却让我心灵一震。那时年轻...
关键词:杜运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庞德 诗风 诗性 
从“街头诗”到“轻松诗”——论1940年代杜运燮的诗学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121-132,共12页毛丹丹 
1940年代的民族危机促成了现代诗人在社会性、政治性等方面的觉醒,他们对盛行于1930年代脱离公共世界、缺乏伦理关怀的象征主义诗风进行了反思。以“街头诗”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的影响促使杜运燮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指出诗的新方向应该...
关键词:杜运燮 “街头诗” “现代史诗” 国际左翼文学 
从“宇宙意识”看中国新诗现代化道路——以杜运燮《诗四十首》为中心
《文史杂志》2023年第6期22-26,共5页郭凤玲 周毅 
川大学派培育本科教改项目“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学的重要观点。他认为,具有“宇宙意识”、追求“纯诗”是中国新诗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诗集《诗四十首》是杜运燮早期诗歌的合集,体现了杜运燮第一阶段的创作特征和诗学思想,也充分地实践了梁宗岱诗学“宇宙...
关键词:杜运燮 《诗四十首》 宇宙意识 梁宗岱 新诗现代化 
杜运燮晚年与出版
《书屋》2023年第12期42-45,共4页李成 
杜运燮是享誉海内外的“九叶派”诗人之一。我有幸在他晚年和他有过一些接触,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回忆。我大约拜访过杜老七八次,几乎每一次他都和我谈到近期在做什么。记得他跟我说,他退休后过着“两点式”生活,即“读一点,写一点”,给我...
关键词:杜运燮 九叶派 诗歌创作 两点式 悠闲 作品集 晚年 
杜运燮手迹
《诗选刊》2023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杜运燮 
杜运燮集外诗两首及其联大创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唐红梅 
杜运燮自1939年到西南联大学习后便开始其文学创作活动,他的诗歌不仅是西南联大学院文风的产物,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切身体验的结晶。在众多的杜运燮研究中,较少提到1942年间他担任“飞虎队”翻译时的创作,而集外诗《风景》与《黑暗》的发...
关键词:杜运燮 集外诗 黑暗 现实 西南联大 
论杜运燮的“南洋”情结及其再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9-28,170,共11页朱崇科 张灵馨 
杜运燮的“南洋”情结及文学再现是一个非常有意味与张力的论题,缺乏南洋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往往容易误读乃至忽略它们之于杜运燮的深切影响,而南洋在地学者又容易夸大其影响,实际上这恰恰彰显出作家、华侨杜运燮与国家干部...
关键词:杜运燮 “南洋” 九叶派 
“现代史诗”与滇缅抗战——以杜运燮《诗四十首》及其他诗文为中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作为南洋侨生,杜运燮在诗集《诗四十首》及1940年代的诗文中,将跨境的抗战经历写入“现代史诗”,这些新的历史体验,使中国抗战诗蕴含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就读西南联大时,杜运燮写出《滇缅公路》这首成名之作。担任驻军翻译期间,其组诗《...
关键词:杜运燮 南洋侨生 滇缅抗战 抗战文学 
论中国现代诗歌对芝加哥诗派的选择与接受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2期54-63,共10页吕周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批准号:19BZW097);“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1911-1949)”(批准号:12BZW 106)成果。
20世纪30年代,以桑德堡、林德赛以及马斯特斯为代表的芝加哥派诗人被译介到中国,对新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根据自己的诗学兴趣和社会需求,选择并接受了芝加哥诗派的不同影响。施蛰存、邵洵美等早期现代派诗人接受了其都市...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 文体形式 穆木天 杜运燮 桑德堡 施蛰存 诗派 徐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