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宇

作品数:75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鲁迅研究格律新诗史野草重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扬子江(诗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中文学刊》《当代文坛》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代际”,不如谈“时代”
《南方文坛》2025年第1期80-82,共3页张洁宇 
2024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来说,是重要而繁忙的一年。时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45周年,从去年开始,相关的研讨会、论文集就已经开始筹备和推出。时逢王瑶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相关的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也系列展开。7月,在首都师范...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王瑶先生 首都师范大学 诞辰纪念 创新研讨会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纪念活动 青年学者 
关于《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的学术对话(下)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李洱 王本朝 陈国恩 黄心村 吴晓东 倪文尖 张洁宇 姜涛 马兵 
从第一人称叙事和现代汉语角度看《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这部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给我很多的启示,也引起我很多的联想。第一,这本书暗含着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这对本书的拟想读者,比如中学教师、大学生而言,是很必要的。将比...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人称叙事 比较文学研究 俄苏文学 温儒敏 学术对话 中学教师 
“无心痛哭”:杜运燮抗战诗作的情感方式与抒情姿态
《江汉学术》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张洁宇 徐楹林 
“抒情”是1940年代诗坛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抗战局势需要,个人感伤的“旧”抒情被放逐,热烈、直接的“新的抒情”被提倡。青年诗人杜运燮起初也受这种潮流的感召,但随着诗人对战争介入程度的加深,诗歌的抒情风格愈发迂回克制,...
关键词:抒情 杜运燮 轻松诗 抗战 1940年代 
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录音实录
《江汉学术》2024年第5期5-18,共14页周瓒 张洁宇 段从学 李心释 陈培浩 
2023年8月15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届颁奖典礼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和上海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袂承办。来...
关键词:现当代诗学研究奖 教育部名栏 周瓒 张洁宇 段从学 李心释 陈培浩 《江汉学术》 
当他沉默着的时候——从1924年前后鲁迅的阅读与写作说起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2-62,共11页张洁宇 
1922年底到1924年秋,是鲁迅的“第二个沉默期”。在这期间,鲁迅通过读史、治史和翻译,完成了再次“开口”的准备。《秋夜》中“夜游的恶鸟”的叫声标志着他打破沉默,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这一新方式不仅体现在《野草》中,也体现在小说写法...
关键词:鲁迅 读史 翻译 《野草》 《杨贵妃》 
作为方法的文学史:如何重写?怎样教学?——从钱理群教授的文学史研究与教学谈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张洁宇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是钱理群最新完成的一部“个人的文学史”。这部新著在继承王瑶等前辈的史观史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框架、体例、重心等多方面的突破。钱理群每次重写文学史的尝试背后都关联着学科的大问题,无论是...
关键词: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方法 教学 
“解诗学”:诗学的与历史的——谈谈对孙玉石先生“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解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张洁宇 
一、“重建”的“现代”意义。1987年,孙玉石先生首次提出“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他说: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解诗学最早的倡导者。……他随着时代与艺术的发展而更新自身的诗歌观念,提出了多元化的新诗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尺度,从宏...
关键词:新诗发展 诗歌观念 孙玉石 现代解诗学 审美判断 朱自清先生 理论化 多元化 
殳、剑或匕首:要有怎样的一种战士?——鲁迅关于“战士”问题的思考及其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42-150,共9页张洁宇 
关于“精神界之战士”的寻找与塑造,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于斗争方式、策略与实绩的反思,是贯穿于鲁迅思想与写作的一条主线。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对现实观察的深入,鲁迅对战士与战斗的思考也发生了变化。从他作品中的诗意形象背后可以看到...
关键词:鲁迅 战士形象 斗争方式 “壕堑战” 
回到文本,回到“常识”——张洁宇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张洁宇 张慧 
一“70后”学者的1990年代张慧:张老师您好!您1990年代初上大学,2000年初博士毕业,您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的时间几乎是与1990年代同步进行的。关于您所经历的1990年代,一个比较突出的共识是,人文知识者在政治生活与社会文化中的观念和位置...
关键词:北大中文系 博士毕业 张老师 人文知识 学习与生活 访谈录 
“带了镣铐的进军”:“且介亭杂文”的生成与艺术特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0-37,188,189,共10页张洁宇 
鲁迅以“且介亭杂文”命名自己1934—1936年间的杂文,强调此间写作与“周围的情形”的密切关联。鲁迅用“且介亭”为题强调半租界的环境,不仅强调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上的杂糅与交叉,更强调资本市场与专制政府的合谋,尤其是其联手对革命...
关键词:鲁迅 且介亭 后期杂文 艺术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