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小说

作品数:24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持郑迦文李跃刘雪梅张馨月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界(理论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文学少年》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以鬯小说中的“双城”想象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郑博文 
刘以鬯生长于上海,辗转国内外多地后最终在香港地区定居,其在香港地区的小说创作中随处可见上海的城市图像。上海与香港地区在刘以鬯笔下形成一组“双城”对照的镜面关系:上海影响着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塑造着上海。从他在香港地区创作的...
关键词:刘以鬯 都市书写 上海 香港地区 
刘以鬯小说《打错了》中的“叉形时空”分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7期62-63,共2页徐莫迟 
时间性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往往决定小说叙事格局的架构。刘以鬯的《打错了》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借助小说的虚构性建造了一个“叉形时空”,以一个打错了的电话作为两个时空的交叉点,展现偶然事件可以推动人生的多米诺骨牌倒向不同方向。...
关键词:刘以鬯 《打错了》 叉形时空 重复叙述 
刘以鬯小说《对倒》的“情动”分析
《今古文创》2022年第23期13-15,共3页莫涯 
刘以鬯的小说《对倒》讲述的是,怀旧的老头和怀春的少女在同一场景中偶然相遇的故事。这种“相遇”包含了斯宾诺莎所说的“情动”的要素。在与相同的环境的接触中,老头所流变的情感是乡愁,而少女所流变的情感是性欲。最后,这两种情感在...
关键词:情动 情感 身体 幻象 
反转与缺位——刘以鬯小说《吵架》的时间技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5期93-94,共2页徐莫迟 
刘以鬯是一位非常注重小说外在形式及叙事手法创新的小说家,短篇小说《吵架》就是一篇在时间叙述上带有很强实验性质的作品。全文没有人物,仅通过吵架后房间内凌乱的布置就勾勒出一次极为激烈的争吵。背景与事件的反转,时间缺位、由空...
关键词:刘以鬯 反转 缺位 时间 
生命历程、个体记忆、物化怀旧:王家卫电影对刘以鬯小说的改编研究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28-35,共8页张亿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项目编号:19BC039)的研究成果
王家卫对"中文意识流小说鼻祖"刘以鬯的代表作《对倒》《酒徒》进行了自由改编,《花样年华》《2046》成为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创作中少有的将意识流小说成功改编为艺术电影的独特案例。在创作观念上,王家卫的改编模式可从与刘以鬯相似...
关键词:王家卫 刘以鬯 文学改编 《酒徒》 《对倒》 《花样年华》 《2046》 
刘以鬯小说中的意象分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7期107-108,共2页张馨月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分析香港现代派作家刘以鬯小说中的意象书写,着重从刘以鬯小说中的“酒”意象、“梦”意象和“影”意象三个方面入手,试图探究刘以鬯小说中的独特“意象”,解读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勾连其“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学...
关键词:刘以鬯 意象书写 象征 
刘以鬯小说《蛇》解构重塑下的诗性回归
《文学少年》2021年第4期0064-0064,共1页庄晴 
刘以鬯先生致力于用“实验小说”手段实现对经典的重塑,作品《蛇》用现代眼光重新定义《白蛇传》的故事。其对 传统故事的解构与诗性回归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在中国文坛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本文将结合作品《蛇》详细论述 刘...
关键词:刘以鬯 意识流小说 解构 重塑 诗性回归 
论刘以鬯小说的蒙太奇叙事
《今古文创》2020年第44期23-24,共2页文旭霞 
吉首大学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论刘以鬯小说的影像化书写”(项目编号:JGY202076)。
刘以鬯的小说一直被学界认为具有影像化叙事的特点。本文立足于叙事学研究刘以鬯小说中的蒙太奇技巧,举例说明他小说中三种蒙太奇范式——交叉蒙太齐、线性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并且探究刘以鬯小说中蒙太奇叙事发生的内外语境。
关键词:刘以鬯 叙事 蒙太奇 
论刘以鬯小说象征技巧的运用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9期8-11,共4页陈持 
本文深入分析了著名香港现代派作家刘以鬯先生小说的象征技巧的创新运用,分别从行动的寓言式象征、生存困境与生死之谜的象征、意象与意念象征、多意性与讽刺性的象征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论述,对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现代派作家从全新的角...
关键词:刘以鬯 象征 现代派文学 意象 意念 
论刘以鬯小说意象技巧的运用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0期30-33,共4页陈持 
本文详细分析了著名香港现代派作家刘以鬯先生的小说的意象技巧的创新运用,分别从意象与主题、结构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对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作家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今后的小说创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刘以鬯 意象 现代派文学 主题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