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秋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继猛胡景乾和佩李丽莉周永香更多>>
相关机构:安康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康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用经学视野下的《草堂说诗》
《安康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1-14,共4页郑继猛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刘应秋《草堂说经》研究”(2015C012)
《草堂说诗》是刘应秋在实用经学思想指导下的一本解《诗》论著。其论诗立论新颖,讲解结构清晰。解《诗》既有对《小序》《诗集传》的继承,也有反对,但更多的是从实用立场突出《诗》的实用价值,具有清帝国统一初期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清代 《诗经》 《草堂说诗》 实用经学 刘应秋 
“贵生说”与“大人之学”:汤显祖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及其现代启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79-284,共6页黄建荣 苏立 刘昌衍 
汤显祖提出的"贵生说"和"大人之学",分别是他平民教育思想的目标、出发点与途径,二者互相支撑、融合。"贵生说"体现出汤显祖遵循了封建社会办学普遍性原则之一的教化民众倾向,"大人之学"是汤显祖论述如何"贵生"的起点,刘应秋为此作了进...
关键词:汤显祖 贵生说 大人之学 教育思想 刘应秋 
刘应秋《草堂说经》《草堂说史》提要被引量:2
《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6-9,共4页郑继猛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刘应秋<草堂说经>研究"(2015C012);安康学院重点学科项目"中国古代颂体诗研究"
刘应秋所著《草堂说经》《草堂说史》,是陕南重要的清代经学史学研究文献。《草堂说经》从"经世致用"的目的出发,主要发明拓展了《易》《诗》《书》《礼》关乎治政的一些意蕴,对经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草堂说史》主要从各段历史中...
关键词:刘应秋 《草堂说经》 《草堂说史》 提要 经世致用 
论安康地域文化对刘应秋诗歌创作的影响
《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7-12,共6页郑继猛 周永香 
刘应秋作为安康地方文化名人,其诗文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刘应秋诗歌的题材有的来自地域山水景物,有的来自地域历史事件,有的来自地域民风习俗,甚至其情感历程也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分析安康地域文化对刘应秋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助于...
关键词:安康 地域文化 刘应秋 诗歌创作 影响 
陕南清代文学文献整理的新成果——评《一砚斋集校注》
《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雷斌慧 
《一砚斋集校注》首次对明末清初安康地方文人刘应秋作品予以搜集、整理和校注。全书收录详备,校勘细致;考证精细,条分缕析;注释简明,多有创获。《一砚斋集校注》不仅为西北地区清代文学研究提供文献补充,而且为安康地域文学研究涂上浓...
关键词:刘应秋 《一砚斋集校注》 安康 地域文学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次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J0001-J0004,共4页
关键词:陕西 经济学 安康学院 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 “以意逆志” 特稿 李琪 牟宗三 刘应秋 明清小说 地方文献 旅游产业发展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刘应秋纪行诗论析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郑继猛 
刘应秋纪行诗主要收录在《长安杂咏》、《山居纪事》和《燕游草》中,三个诗集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诗人的见闻、遭遇和人生追求。他的纪行诗融合了写景山水诗和咏史怀古诗的优点,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关键词:刘应秋 纪行诗 《燕游草》 
刘应秋送别诗论略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12-16,共5页郑继猛 李丽莉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2)
刘应秋的送别诗内容丰富,情感饱满。送友人赴边和赴任之作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送友人归山隐居之作则表现出对归隐淡泊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怀才不遇之同情;与官场朋友告别或文人间的惜别则感激慷慨。在艺术技巧上,其诗歌结构灵活,意...
关键词:刘应秋 送别诗 意象 
刘应秋山水诗论析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5-10,共6页郑继猛 和佩 
刘应秋的山水诗是对安康地域山水的诗意描写,也是诗人行踪游览景点的记录与感慨。其山水诗有传统山水诗歌的隐逸避世情怀,更有咏怀抒情、历史兴亡等人生思考,这是对山水诗的新变。
关键词:刘应秋 山水诗 新变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下)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11,16,共6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2)
在《一砚斋集》中,刘应秋能够灵活使用不同典故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或抒情言志,或送别赠友,或写景记事,或唱和宴饮,同时通过一典多用、类典叠用、活用化用等不同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也显示了刘应秋扎实的文学功底和...
关键词:刘应秋 《一砚斋集》 用典 目的 手法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