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沸腾传热

作品数:51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小平刘国维郭峰邓聪杨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流体机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石油化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通道散热器拓扑结构优化与温度特性研究
《低温与超导》2024年第11期25-32,59,共9页储鹏 付婷 张峰 丁小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0231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CLTGS24E0601)资助。
本文利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对三种热源排列方式的微通道进行结构设计,获得最优的拓扑流道形貌参数,运用流动沸腾传热的蒸发作用实现对高温热点的有效降温。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Q=90 W/cm^(2)时,三种热源排列方式微通道散热器的最高温...
关键词:非均匀热源 热源排列方式 微通道散热器 拓扑优化 流动沸腾传热 
制冷剂复合强化流动沸腾传热研究进展
《制冷学报》2024年第5期17-30,共14页田兴旺 徐振涛 张琨 陈聪 徐士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60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312304);中央军委科技委项目(2021-JCJQ-JJ-0773)资助。
单一的传热强化技术对于传热性能和传热效率的提升有限,大力发展复合强化传热技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制冷剂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力学介质,其物理性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制冷系统的能量传输效果。基于制冷系统小型...
关键词:制冷剂 复合强化 纳米颗粒 泡沫金属 外场作用 
逆流相分离结构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与均温性
《化工学报》2024年第7期2474-2485,共12页罗小平 侯云天 范一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78118)。
为探究不同相分离结构参数对强化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和均温性的影响,加工制作了带有不同相分离结构的平行逆流微细通道试验段,分别为相分离结构(PSS)位置不同的PSS-1(上下游均匀分布)、PSS-2(上下游靠近中部)和PSS-3(上下游靠近两...
关键词:微细通道 相分离结构 逆流 流动沸腾 传热 两相流 均温性 
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被引量:1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24年第2期195-208,共14页罗小平 李晓婷 杨书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7811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053)。
为研究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水溶液为试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70℃、质量流率为121.25 kg·m^(-2)·s^(-1)、热流密度为90.31~151.23 k W·m^(-2)的工况下,针对0、800、1 600 V不...
关键词:微细通道 相分离结构 电场 流动沸腾 可视化 
水平管内工质R152a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207-214,共8页黄计康 罗向龙 夏扬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6005,51876043)。
采用直流电源加热不锈钢管的方式,设置热流密度为31~73 kW/m^(2),质量流速为248~460 kg/(m^(2)·s),研究工质R152a于高蒸发温度为60~80℃时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并将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3个传热关联式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关键词:工质 沸腾传热 蒸发温度 传热关联式 
一种基于VOSET方法的三维矩形截面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数值模拟方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年第12期3300-3304,共5页陈宇杰 凌空 靳姝琦 宇波 陶文铨 
中瑞合作基金NSFC-STINT(No.51911530157);西安市科技局关于数据中心基金(No.2019218714SYS002CG024);中国核工业集团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项目(No.U2141218)。
本文基于VOSET方法,考虑流固耦合传热、微液层、动态接触角等因素的影响,并引入合理的核化密度模型,构建了一套可适用于三维矩形截面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研究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可较为精确的描述三维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流型、...
关键词:数值模拟方法 流动沸腾传热 VOSET方法 
过冷盐溶液流动沸腾传热预测关联式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2期1397-1404,共8页顾君苹 刘琦 吴玉新 王庆功 吕俊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2102);清华大学-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能源联合研究院项目(U20YYJC10)。
为保证以含盐溶液为工质的蒸发换热设备内的水动力及传热安全,要求能够对盐溶液在受热管内的传热特性实现准确预测。该文开展了垂直上升受热管内NaCl溶液传热实验,获得了盐溶液管内强迫对流及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实验值。基于实验结果...
关键词:传热关联式 盐溶液 过冷流动沸腾 强迫对流 
超疏水/亲水性结构表面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4
《化工学报》2021年第8期4093-4103,共11页姜洪鹏 白敏丽 高栋栋 高林松 吕继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6027,51806028,51806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9JC09)。
用激光烧蚀方法在抛光后的铜上制备出四种无需涂覆修饰即可获得超疏水/亲水性的规则微阵列结构表面。基于流动可视化与温度数据结果,分析了表面浸润性和过冷度对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与经典汽化核心密度关联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关键词:微尺度 气液两相流 传热 超疏水 超亲水 
基于热阻网络模型的铜基微通道热沉设计优化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14-19,24,共7页华珍 马驰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2162)。
研究表明微通道的截面形状、尺寸以及数量显著影响流体在通道中的传热性能。基于热阻网络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对适用于流动沸腾散热的铜基微通道设计进行了热性能分析。根据实验和模拟计算结果,...
关键词:流动沸腾传热 对流换热冷却 恒定壁温 铜基微通道热沉 热阻网络模型 CFD模拟 
基于表面亲水改性的微通道高热流流动沸腾换热性能优化被引量:6
《热能动力工程》2020年第12期94-100,共7页喻祖康 舒碧芬 黄妍 江景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076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A030311050)。
制备了接触角为0°~70°的3种不同润湿性表面微通道,以R-134a为工质进行了可视化流动沸腾实验,研究不同进口干度、热流密度下,表面润湿性对微通道流态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表面微观结构和流态观测对其潜在流动换热特性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通道 流动沸腾传热 微结构 表面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