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聚居区

作品数:58被引量:59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晓蓝宇蕴刘能项飚吴明伟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市民化类型分异被引量:1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赵美风 汪德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01151、41771125、41930644)。
以流动人口聚居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市典型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人居环境市民化程度,分析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市民化的类型分异特征,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类型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 市民化 人居环境 类型分异 北京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影响: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0年第2期231-250,共20页刘晔 李志刚 刘于琪 陈宏胜 
既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流动人口在空间塑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日常生活实践,更缺乏对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和社会流动相互关系的深度探讨。文章以广州市“湖北村”——一个制衣厂林立且以湖北籍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中村——为...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 农村流动人口 社会适应 社会流动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异质”流动人口聚居区“城中村”改造研究——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被引量:2
《重庆建筑》2020年第2期16-18,共3页朱华 薛世远 
流动人口聚集区"城中村"是迥异于一般城市特质的城市"异质",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造成一系列独特的社会问题:人口杂乱,治安形势严峻;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集中;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功能紊乱等。该文试图分析在流动人口的影响下,...
关键词:城市“异质” 流动人口聚居区 “城中村” 共生关系 社区“软”功能 
社区抗逆力培育: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的社会工作策略研究被引量:13
《人文杂志》2019年第8期114-122,共9页刘玉兰 彭华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权利保护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13CSH100);2016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如何激活流动人口能动性是当前聚居区治理的重要议题。流动性使流动人口聚居区普遍面临组织碎片化、管理松散、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模糊等问题。居委会-物业的治理结构由于对居民能动性和需要关注不足,而使聚居区治理陷入了“行动的困境”...
关键词:社区抗逆力 流动人口聚居区 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 
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满意度影响机理——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18年第11期70-76,共7页赵美风 汪德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流动人口聚居区市民化空间分异与区域效应研究"(编号:417011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社会空间‘隔-割’效应与融合模式研究"(编号:17YJCZH25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提高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质量是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大课题。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 人居环境 居民满意度 影响机理 北京 
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7
《地理学报》2018年第8期1494-1512,共19页赵美风 戚伟 刘盛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7011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256)~~
随着特大城市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流动人口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进而引致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类型趋向多元化,空间分异及形成原因愈加复杂化。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刻画了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机理 北京市 
社区尺度下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与尺度效应——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1
《地理研究》2018年第6期1208-1222,共15页赵美风 刘盛和 戚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256;16YJCZH050);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52XB1621)
以北京市为案例区,以土地利用与人口分布的同一性为基础,通过建立基于空间配置法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实现了社区尺度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比街道尺度和社区尺度流动人口聚居区的识别结果,判断流动人口聚居区...
关键词:流动人口聚居区 社区尺度 空间识别 尺度效应 北京 
“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被引量:1
《团结》2016年第3期36-40,共5页王瑞民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与城郊村不仅在政府住房保障职能缺位的情况下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可支付住房,是天然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也为城市扩张中的失地农民解决了失地后的收入来源问题.部分弥补了政府低价征地而对其生活造成的困难。...
关键词:城市更新 流动人口聚居区 城市化过程 改造 住房保障 失地农民 外来人口 职能缺位 
探索“社会支持”为本的社会工作干预——以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服务为例被引量:1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7-24,共8页文雅 朱眉华 
社会支持干预旨为改善特定人群社会支持所采取的策略和专业手法,包括直接的帮助和支持,以及通过改善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和广度以提高社会支持的措施。在当前城乡流动背景下,面临外来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较低的城市融入以及...
关键词:社会支持 社会工作干预 社区服务 城乡流动 社会融合 
浅析流动人口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针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安管控问题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18-121,共4页龙一海 
自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务工人员作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流动人口聚居区作为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定居方式,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多年了。流动人口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是自身满足社交需求的重要方式。流动人口非正式...
关键词:流动人口 聚居区 非正式组织 监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