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病

作品数:284被引量:43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云杭长寿杨为松俞永新倪大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第四军医大学湖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细胞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细胞培养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69-71,共3页王美亮 彭静 王超美 高珊 周学良 
用灭活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EHFV) L99株感染传代培养的 Vero- E6细胞 ,第 4 d5 0 %的Vero- E6细胞胞浆内可查到对 EHFV鼠血清的特异性荧光 ,第 7~ 10 d阳性细胞数达到 10 0 %.用感染第 3d的细胞培养上清大批量盲种 ,第 7~ 10 d荧光...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VERO-E6细胞 细胞培养 抗原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正常人骨髓细胞膜脂和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国病毒学》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曾令兰 罗端德 蔡淑清 刘薇 杨渝珍 郭劲松 
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苯基-1,3;5-已三烯)标记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正常人骨髓细胞的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推导出膜脂流动性,同时通过细胞组化染色定量方法,测定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和琥...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感染 骨髓细胞 膜脂 酶活性 
裂解气相色谱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初探
《航空军医》1995年第6期323-325,共3页谭立 骆子义 熊宏恩 
应用由OV—101熔融石英玻璃毛细管色谱柱、岛津GC-RIA气相色谱仪、PYR-2型裂解器组成的高效裂解气相色谱系统对住院治疗的4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及1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出血热病人单个核细胞裂解指纹图...
关键词:裂解气相色谱 流行性出血热 单个核细胞 
一种检测HFRS病毒滴度的新方法——微孔培养细胞IFA被引量:1
《浙江预防医学》1995年第6期64-64,共1页陆群英 
检测出血热肾病综合症(HFRS)病毒滴度,以往一般采用乳小白鼠接种或Vero E6细胞培养瓶培养,然后冰冻切片或刮片,再免疫荧光法(IFA)测定。前一种方法虽较敏感,但必须具备特殊的饲养条件和冰冻切片机。Vero E6细胞容易培养,但检测多个...
关键词:培养细胞 HFRS病毒 新方法 微孔法 出血热肾病综合症 E6细胞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微孔板 病毒滴度 HFRS患者血清 
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并发疟疾4例报告
《医药论坛杂志》1995年第4期6-6,共1页张晓刚 
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并发疟疾4例报告张晓刚(河南省确山县中医院确山县463200)近年来,我们从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发现有4例在恢复期并发疟疾,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93年1月至1994年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热恢复 疟疾 恢复期 疟原虫 实验室检查 吞噬细胞吞噬 肾区叩击痛 尿蛋白 确山县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环磷酰胺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年第2期92-94,共3页杨抗抗 姚楚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3H-TdR同位素释放法,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和/或环磷酰胺(CY)使用鼠的自然杀伤(NK)细胞作效应细胞,以对NK细胞敏感的小鼠肿瘤细胞(YAC-1细胞)作靶细胞,进行免疫杀伤实验。实验发现,EHFV...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环磷酰胺 自然杀伤细胞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预防医学论坛》1995年第2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单克隆抗体 汉坦病毒 细胞融合 肾综合征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宿主动物 肺组织 胶体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Z_(20)株引起的细胞融合及其形态特点被引量:1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4年第3期129-131,共3页叶克龙 田美英 周联娣 李永良 徐志一 
上海市卫生局资助
实验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Z20株,在37℃经pH6.0细胞融合液处理,可引起细胞融合现象。随感染EHF病毒的细胞培养天数延长,细胞融合灶逐渐增多。细胞融合的形态特点表现为:首先细胞之间趋向紧密,伴有细...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细胞融合 形态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正常人骨髓细胞致病变作用被引量:11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年第3期131-133,共3页罗端德 曾令兰 蔡淑清 郭劲松 
应用正常人骨髓粒细胞系作体外培养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分别进行细胞膜脂流动性、扫描电镜和免疫用镜检查。结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系后1小时开始,感染组细胞膜脂流动性始终低于对照组。扫描电镜发现EHFV感...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细胞膜病变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效应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年第2期120-121,共2页吴振彪 陈龙邦 王树宽 李翠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效应吴振彪,陈龙邦,王树宽,李翠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西安710032)流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2的能...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 淋巴细胞 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