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小黑麦

作品数:80被引量:21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黛珍王曙光孔广超周福平李瑞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寒旱农业科学》《西北植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被引量:1
《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郭莹 杨芳萍 李鸿满 杜久元 虎梦霞 宋小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471);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3YFNA0033)。
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属间人工杂交形成的新物种,与小麦和黑麦相比,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及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适口性更好,可作为优质禾本科牧草,以促进饲草多元化发展。为了丰富甘肃省饲草种类,给农牧交错区提供高产稳产、耐盐碱、抗寒旱...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 T-133 选育 产量 栽培技术 
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遗传与结构变异鉴定被引量:1
《遗传》2024年第1期63-77,共15页杨漫宇 姚方杰 杨足君 杨恩年 
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项目(编号:2021YFYZ0002);四川省财政专项项目(编号:2021ZYGG-003,2022ZZCX00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ZDZX001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项目资助。
六倍体小黑麦是普通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六倍体小黑麦为供体向普通小麦转移黑麦染色质,以探明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杂交、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特性,为小黑麦种质材料的后续研究和利...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 六倍体小麦 染色体遗传 ND-FISH 染色体结构变异 
113份冬性六倍体小黑麦种质籽粒营养品质评价被引量:2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谢慧芳 王珊珊 谷海涛 何绍东 甘长波 孔广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376)。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籽粒品质是评价小黑麦品种优劣并决定其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共15个国家的113份冬性六倍体小黑麦种质为材料,对2个年度收获的成熟籽粒的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干物...
关键词:小黑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籽粒品质 
113份饲草型六倍体小黑麦种质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评价被引量:13
《草业学报》2023年第1期192-202,共11页王珊珊 谷海涛 谢慧芳 何绍冬 甘长波 卫小勇 孔广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376)资助。
种质资源是遗传研究与作物改良的基础。饲草产量与品质是决定饲草型小黑麦品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13份国内外小黑麦种质为材料,通过2年田间种植,对其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的饲草产量...
关键词:小黑麦 饲草 产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六倍体小黑麦在甘肃生态区域的生产潜力及饲用特性综合评价被引量:6
《草业科学》2022年第4期707-719,共13页郭莹 杨芳萍 张雪婷 杜久元 刘小莉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8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2020GAAS4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2019GAAS41)。
为发掘适应甘肃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饲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新品种(系),对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13个小黑麦品系的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饲用参数等21个性状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参试材料进...
关键词:CIMMMYT小黑麦 水分胁迫 产量潜力 营养品质 饲用参数 主成分分析 适应性 
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分离的染色体构成分析被引量: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631-638,共8页王贝麟 陈麒帆 门文强 田修斌 苗敬南 贺金秋 赵月 李欢欢 刘文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361,31971887);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192102110011)。
六倍体小黑麦84(184)的自交后代出现高秆、中高秆和矮秆3种株高类型。经原位杂交鉴定,发现高秆、中高秆和矮秆植株分别包含14,13和12条黑麦染色体。进一步利用14个黑麦染色体(1R~7R)长臂和短臂特异分子标记对84(184)高秆、中高秆和矮秆...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 株高 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染色体构成 
麦类作物含R基因组3个物种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被引量:1
《种子》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姚锐 任学军 李明昊 杨梦涵 郭振清 高慧 林小虎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7 YFD 0300908-3)。
对含R基因组的3种麦类作物进行了核型进化关系比较,采用根尖压片法和显微摄影技术获得染色体有丝分裂图像。结果表明,二倍体黑麦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10.36%~16.92%,核型属于1 A型,核型公式为2 n=2 x=14=10 m+4 sm(2 SAT),核型不对称系...
关键词:二倍体黑麦 六倍体小黑麦 八倍体小黑麦 核型分析 进化 
六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3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4期42-48,共7页杨婷 陈星灼 隋建枢 王伟 杨春苗 彭泽 耿广东 张庆勤 张素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380;31660390);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7YFD0100900);贵州省农业成果转化计划(黔科合成果[2016]4022号);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黔教合KY字[2015]333);贵州省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黔学位合字ZDXK[2014]8号);贵州大学自然科学专项(贵大专基合字[2013]01号)
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六倍体小黑麦进行了研究,以鉴定其含有的黑麦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特点,了解小黑麦基因组组成,为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分别以黑麦基因组DNA及pSc200和pSc250探针进行顺序...
关键词:小黑麦 染色体 GISH FISH 核型 
六倍体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探究被引量:4
《麦类作物学报》2018年第8期914-921,共8页崔紫霞 张传量 冯洁 许小宛 孙道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802)
小黑麦是近代创建的禾本科新作物,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好等特点,适宜农牧结合区种植。为明确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并为粮饲兼用型小黑麦杂交育种提供依据,以我国的冬性小黑麦兰小黑和CIMMYT的春性小黑麦CM-12、CM-13及其构建的三...
关键词:小黑麦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改良潜力 
六倍体小黑麦饲用特性及应用前景被引量:13
《草业科学》2018年第3期635-644,共10页郭莹 杨芳萍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506RJYA19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2016GAAS3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GAAS1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7GAAS33)
本文阐述了六倍体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的发展历史、形态习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抗逆性、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发现小黑麦产草量高,茎叶蛋白质、赖氨酸、粗脂肪含量高,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 饲草品质 经济效益 抗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