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代

作品数:124被引量:2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德章副岛一郎范家伟刘飞贺云翱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朝时代的艺术(下)魏晋风流
《艺术品鉴》2024年第11期20-21,共2页杨曲昫 赵晨雨 刘畅 李瑞瑀 龙淼淼 郑朝辉 
魏晋时期,国家动荡,士人阶层逐渐兴起,他们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常通过饮酒、吟诗、清谈雅游、集会等活动,以求超脱世俗。他们不再束绅于传统的礼教束细,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豁达与个性化的自我生活。在魏晋士人眼中,真正的风流不是表面的...
关键词:魏晋风流 魏晋士人 士人阶层 追求精神 超脱世俗 自然之性 礼教 个性化 
六朝时代的艺术(上)佛教东传
《艺术品鉴》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沙梦影 尹珂心 李晔 杨典昫 
六朝时代(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文化融合的时期,其中佛教的传人和发展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自东汉时期传人中国,但在六朝时期尤其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佛教文化迅速发展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宗教、...
关键词:文化融合 六朝时期 佛教文化 佛教东传 信息源 佛教美术 河西走廊 传播和发展 
六朝时代的长江气韵被引量:1
《唯实》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陆帅 
从“虎踞江东”到“江左风流”,从“五马浮渡江”到“江南佳丽地”。无论在文人笔下,抑或史家眼中,长江从来都是六朝最为醒目的地理意象。三国鼎立,永嘉南渡,在南船北马的古代世界,长江天堑是六朝的立国之本;荆扬沃土,覆衣天下,从运河...
关键词:地理意象 三国鼎立 立国之本 南船北马 永嘉南渡 长江流域 六朝 
六朝时代知识格局中的经典文献
《新华文摘》2021年第23期75-76,77,共3页尚永琪 
经典文献承载的系统知识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或文化的最重要文本途径,所以《尚书》在谈及殷商时代时才会把“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作为核心标志加以强调。因此,对广义上的六朝时代经典文献与知识格局的审视,是我们深刻理解汉唐之间中国古...
关键词:经典文献 古代文明 知识谱系 知识格局 文明体系 殷商时代 重要文本 《尚书》 
梁楚之欢
《少儿国学》2020年第8期8-11,共4页江露露 
战国时期,梁国(即魏国)有一位士大夫名叫宋就。他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他在边境当县令时,通过一件事巧妙地化解了与邻国楚国的矛盾,促成梁国与楚国交好,史称“梁楚之欢”。
关键词:梁国 县令 六朝时代 楚国 
梁楚之欢
《少儿国学》2020年第7期17-19,共3页江露露 
战国时期,梁国(即魏国)有一位士大夫,名叫宋就。他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他在边境当县令的时候,通过一件事巧妙地化解了与邻国的矛盾,促成梁国与楚国交好,史称"梁楚之欢"。梁国与楚国在边境上都有瓜田,彼此相邻。梁国守边的士兵平时勤于浇...
关键词:县令 楚国 梁国 六朝时代 
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0年第1期18-19,共2页陈仙春 
【原文阅读】穿井得一人[战国]吕不韦宋(1)之丁氏,家无井而(2)出溉汲(3),常一人居(4)外。及(5)其家穿(6)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7)道(8)之,闻之于宋君(9)。宋君令(10)人问之于(11)丁氏。丁氏对...
关键词:宋国 六朝时代 宋君 
齐之国氏大富
《万象》2019年第17期45-46,共2页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间。'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
关键词:向氏 宋国 六朝时代 云雨 
和你聊聊绘画那些事儿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8年第10期70-71,共2页丰子恺 
中国绘画正式成为艺术,始于六朝时代的顾恺之。中国绘画最古的留传品,莫如顾恺之的《女史箴》。故顾恺之可说是中国画的始祖。但在顾恺之以前,三代、秦、汉,并非没有绘画。不过其绘画或技法幼稚,或意义不同,只能看作绘画艺术的准...
关键词:中国绘画 绘画艺术 顾恺之 六朝时代 中国画 
秦汉六朝时代的南方政权与南北关系被引量:1
《知识分子论丛》2018年第1期143-157,共15页李磊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4PJC030);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第50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历史论域中,'南-北'话语常常被用以言说中国内部的差异性。然而,与在经验领域的表述有效性不同,这一话语一旦上升到阐释中国历史道路的知性层面,便会为具体的历史情境所消解。因此,当我们试图延续并转化'南-北'话语之时,澄清历史...
关键词:六朝时代 南方地区 南方政权 统治集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