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

作品数:470被引量:3607H指数:4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群策闻学泽李海兵龙锋丰成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学前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门山中、新生界软沉积物变形及构造演化被引量:22
《地学前缘》2016年第6期80-106,共27页乔秀夫 姜枚 李海兵 郭宪璞 苏德辰 许乐红 
国土资源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项目(Z1301-a3);科学技术部汶川地震断裂带与科学钻探项目所属课题"穿越龙门山断裂带的反射地震探测及深部构造地质解释";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的隆升时限;过程及前陆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1212011121268);科学技术部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WFSD项目
龙门山是由三条主要断裂组成的山体。汶川—茂县断裂,也称后山断裂,构成龙门山的西部边界;映秀—北川断裂为龙门山的中央断裂;灌县—安县断裂为龙门山的东部边界,也称前山断裂。龙门山断裂带以东为始自晚三叠世末的不同时期的前陆盆地...
关键词:龙门山 龙门山断裂带 古地震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构造演化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震构造机理及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响应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13年第6期21-28,共8页梁明剑 郭红梅 李大虎 孔军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40Y;XH12041Y)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文中通过分析震区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构造响应与典型的震灾特征,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机理。对穿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青衣江上游水系地貌特征及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
关键词:芦山7 0级地震 发震构造机理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青衣江 地貌响应 
芦山地震:一个成功的中期预测案例被引量:21
《地学前缘》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曾佐勋 王杰 
国家"985"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
2013年4月20日MS7.0级芦山地震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个灾难性的地质事件。文中回顾了对芦山地震的成功中期预测并给出了预测的依据。2012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讨论中国西南地区中期地...
关键词:芦山地震 中期预测 卫星重力突变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芦山地震的红外增温异常分析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徐秀登 徐保华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185);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省重中之重学科项目(ZSDZZZZXK06)
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测对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但实现的难度很大,仍是个世界难题。笔者应用卫星红外异常增温时空演变规律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作了研究,并在2013年4月21日全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了分析。文中简要剖析了芦...
关键词:芦山地震 临震预测 红外增温异常 龙门山断裂带 
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的滑移向量被引量:2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9-32,共14页何宏林 魏占玉 陈长云 石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9);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科学考察项目
估计同震滑移向量对于认识和理解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上各形成了一条长250 km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地震发生后至今,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同震位错沿破...
关键词:2008年汶川地震 同震滑移向量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擂鼓地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75-83,共9页谭锡斌 袁仁茂 徐锡伟 陈桂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21160550)
基于擂鼓附近地表破裂几何形态的特殊性以及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破裂机制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实际调查测量,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认为:擂鼓附近几何形态的变化、同震位移量...
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擂鼓 挤压阶区 撕裂断层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沿龙门山断裂带新生的地壳深部断裂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17-127,共11页徐杰 高祥林 周本刚 计凤桔 张进 白玉柱 陈国光 
科学技术部地震行业专项研究(200808018;2007-08-55)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龙门山断裂带也称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或推覆构造带。许多研究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这条断裂带或其中央映秀—北川断裂。笔者在深入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发震构造 “鳄鱼嘴”结构 深部高角度断裂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物性分布的分段特征被引量:22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28-141,共14页楼海 王椿镛 姚志祥 李红谊 苏伟 吕智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1160511;407744037;403340411);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试验与集成(Sinoprobe-2)"
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周边的固定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观测获得的宽频带地震记录,用多种地震学方法研究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深部结构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物性分布具有显著的分段特征。用远震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计算了各个台站的...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地壳厚度 泊松比 远震接收函数 汶川Ms 8.0地震 
汶川地震序列动态跟踪分析及对甘肃震情的判定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08年第6期251-259,共9页杨国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4029)
在对四川省汶川县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与对甘肃省震情的动态判定过程中,笔者成功地把握了甘肃震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发展变化并对5月18日发生在四川省江油市的6.0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测。此次成功的地震预测实践为甘...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序列 动态跟踪 甘肃震情 动态判定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被引量:159
《地学前缘》2001年第2期375-384,共10页王二七 孟庆任 陈智樑 陈良忠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研究资助!项目(19980 40 80 0 )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
关键词:龙门山 印支期 地壳逃逸 断裂带 冲断作用 走滑运动 大地构造 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