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

作品数:133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姚伟钧王玲鲁文陈志勤谢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民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浓浓端午情 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共话佳节共叙情缘
《台声》2023年第12期84-85,共2页汪灵犀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在端午节,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台湾地区,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活动热闹亮相。为了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情谊,连日来,内地各地举办多彩多样的活动,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囊……两岸同胞一起共话...
关键词:端午节 海峡两岸同胞 传统民俗 端午习俗 香囊 吃粽子 传统节日 赛龙舟 
端午节
《学习月刊》2023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列入年份:2009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因其蕴涵的独特民族精神,端午习俗已由传统的驱毒避邪衍生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且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
关键词:端午节 民俗生活 端午习俗 伍子胥 地域差别 龙舟竞渡 湖北省秭归县 吃粽子 
两岸同胞共度端午佳节
《两岸关系》2022年第6期54-55,共2页本刊编辑部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大节,端午习俗也是两岸人民共同文化记忆和载体。端午前后,各地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两岸同胞其乐融融,畅叙亲情友情。
关键词:端午节 端午习俗 文化记忆 两岸同胞 民俗 中华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活态化展示设计研究被引量:2
《文化产业》2022年第8期129-131,共3页江之乔 潘妍 
2020年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基金项目“‘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在民俗博物馆中的活态化展陈方式研究”(编号:FY-2020-04)。
首先,研究以端午习俗为文化传播对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考察并分析国内外传统民俗展览馆现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需求,提出与传统民俗相关的活态化展示设计方法,归纳端午民俗活态化展示设计的概念。其次,采...
关键词:端午习俗 传统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博物馆 传播对象 新元素 屈原故里 创新方案 
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中的端午习俗与民俗文化探微被引量:2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5,共5页何岳球 
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长江流域叙事长歌研究”(2018066)阶段性成果。
端午节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重要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端午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与珍贵的文化资源。咸宁叙事长歌中描述了当地的端午习俗,保留了咸宁人难得的节日印记,这些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众多...
关键词:咸宁 叙事长歌 端午习俗 民俗文化 
中韩端午习俗比较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92-94,共3页宗艳艳 
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汉字对韩国语言文化的影响研究(SK5015A66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主要习俗是食粽,赛龙舟等。端午祭则在韩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主要习俗是祭神,自从古朝鲜时代起,韩国人就在每年的四、五月份祭拜海神、...
关键词:端午节 端午祭 民俗 比较研究 
端午习俗 嘉兴魅力——侧写“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
《中外文化交流》2013年第6期62-65,共4页沈美芳 
端午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诠释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中国江南水乡嘉兴,每逢端午时节,城乡民众裹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热闹非凡,精彩纷呈,节日气氛浓郁,传统民俗文...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 文化节 嘉兴 端午 中国 浙江省人民政府 习俗 市人民政府 
巴蜀端午习俗
《巴蜀史志》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刘时和 
我国的端午习俗大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吴国的贤相伍子胥费尽心机,兴吴伐楚,平定越国,但后来却被昏君吴王夫差赐死。百姓可惜他的忠节和目光远大.就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他。后来,吴国被楚国兼并,整个南方都成了楚国之地,吴地...
关键词:端午节 习俗 巴蜀 春秋战国时期 吴王夫差 民俗节日 吴越地区 伍子胥 
多姿多彩的端午习俗
《中国职工教育》1999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端午节 雄黄酒 多民族国家 毒虫叮咬 乡风民俗 健身防病 爱国诗人 农历五月 香料粉 中药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