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事变

作品数:238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言弘李国宁刘庆楚何明栋龙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省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教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的科研精神
《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张亚新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原在天津的南开大学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日军向长江流域步步进逼,1937年秋,三校再从长沙西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直到日本投...
关键词:西南联大 科研精神 1937年 继承 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救亡运动 北京大学 芦沟桥事变 
半世纪中学情缘
《湖南教育(中旬)(B)》2009年第12期48-50,共3页马清泽 
人老了,或许都会情不自禁地追忆逝水流年,特别是在这斜晖脉脉的校园。 1937年,也就是“芦沟桥事变”爆发的那一年,我出生在湘南的一个山村——湖南省永兴县。回望白云苍狗的过往,如果要给我的人生寻找最重要的关键词,“中学”无...
关键词:中学校长 情缘 芦沟桥事变 永兴县 湖南省 关键词 人生 校园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尝试
《河北教育(教学版)》1995年第5期39-40,共2页杨翠英 
一、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如在讲小学历史《红旗插上“总统府”》一课时,我就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除了西藏、台湾和沿海一些岛屿外,全国领土基本上解放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关键词:思维能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培养学生 逻辑推理能力 芦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 蒋介石 武昌起义 
萨本栋巧阻易名合并厦门大学
《科学与文化》1995年第1期20-20,共1页彭一万 
萨本栋于1937年7月6日被任命为国立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当时正处于爆发芦沟桥事变的前夕。萨校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厦门大学内迁闽西山区长汀,以保存实力,并把它办成抗战期间东南一隅高等教育文化中心。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
关键词:萨本栋 厦门大学 大学校长 福建省 抗战期间 高等教育 芦沟桥事变 合并 陈嘉庚 研究院 
“七·七”事变后的旅日华侨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112-116,共5页陈昌福 
“七·七”事变后,旅居日本的一部分华侨毅然返回祖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还有一大部分华侨,在当时日本反动政府的法西斯统治下,在极端艰难和险恶的条件下同祖国人民一样,饱受苦难。一本文想对抗战全面爆之后,日本华侨的抗...
关键词:南洋华侨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政府 日本警察 芦沟桥事变 留学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神户 兵库县 抗日救亡运动 
“七·七”事变前后的亚太地区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3期40-44,共5页金卫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抗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它与欧洲西班牙反法西斯内战,同属于欧亚战场反法西斯斗争的序曲.而中国抗战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尤为重大.本文拟就“七·七”事变...
关键词:亚太地区 反法西斯 国际影响 西班牙 全面侵华战争 芦沟桥事变 日本侵略者 内战 驻军 欧洲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几个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51-55,59,共6页张钢杰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主要症结是关于以策的评判标准。政策是行动的准则,那么判定政策是根据见诸于文字的决议、宣言、讲话、文件呢?还是根据实际行动?这二者往往是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其根据不同,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国民党政府 对日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政权 蒋介石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内外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 抗战初期 芦沟桥事变 
抓住五个环节搞好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6期36-37,共2页王莹 
一般说来,任何一个教学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要素组成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运用教材媒体,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操。为此,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五个环节 学生自学 教师 五段式教学 形成过程 教学实践 芦沟桥事变 解决问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芦沟桥事变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实现被引量: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19-22,共4页杜绍敏 李秋雁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争。这次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但是,多次局部抗战,包括1933年的长城抗战,1936年的绥远抗战,都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全民族的抗战。...
关键词: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 芦沟桥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集团 合作抗日 红军改编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 国共两党 
七七事变后日军沿平汉路的南侵与我国军队的抵抗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100-106,共7页张同乐 郭增寿 
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也是日军全面进攻中国的开端。事变爆发后,日本集中了28个师团的兵力,同时向华北、华东猖狂进攻,企图会师华中,一举打垮我国军队主力。在华北战场上,日军...
关键词:日军 中国军队 师团 华北方面军 战略进攻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芦沟桥事变 石家庄 三道防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