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

作品数:29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巴钧才程静微孟祥武叶明晖张文元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新一代》《旅游》《文物鉴定与鉴赏》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护祖国统一、地方安定的蒙古族忠诚卫士
《档案》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张文轩 
连城鲁土司衙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兰州市行政区内唯一存留完整的明代大型建筑群。其主人连城鲁土司始祖为成吉思汗五世孙。自明初受封至民国中期改土归流,世袭十九世,享祚五百多年,在全国土司中所罕见。本文用大量事实说明...
关键词:连城鲁土司衙门旧址 蒙古族 妙因寺 显教寺 雷坛 
基于3D扫描技术的古建筑附着艺术品数字化研究——以鲁土司衙门为例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4期146-149,共4页巴钧才 
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3D扫描技术的古建筑附着艺术品数字化研究—以鲁土司衙门为例”(2022A-219)。
古建筑文化遗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之上的3D扫描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在重大历史遗迹数字化展示与修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建筑本身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体现,附着于其上的其他艺术元素同样值得...
关键词:三维扫描 古建筑附着艺术品 数字化 
3D扫描技术助力文物保护策略研究——以鲁土司衙门遗址砖雕为例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6期48-51,共4页巴钧才 
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3D扫描技术的古建筑附着艺术品数字化研究——以鲁土司衙门为例”(编号2022A-219)。
古建筑文化遗产蕴含着建筑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西北地区少有的宫廷式建筑之一的鲁土司衙门遗址,其保护措施采用传统的仿照原样修缮方式,参考模板为图片信息和相近建筑物,而附着在古建...
关键词:古建筑 砖雕 3D扫描技术 数字化保护 
基于VR技术的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及传承研究--以鲁土司衙门旧址为例被引量:1
《中国信息化》2022年第12期98-100,共3页巴钧才 许朝森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VR技术助力甘肃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以鲁土司衙门旧址为例”(2021A-189)。
古建筑作为历史变迁和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见证者,被誉为“凝固的历史”。鲁土司衙门旧址处于中土与西域的交汇处,是汉文化和藏文化交融的完美结合,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小故宫”的美誉。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建筑群进行数字化...
关键词:古建筑群 人民生产生活 历史文化内涵 VR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拍摄方式 文化交融 传承研究 
基于VR全景技术的鲁土司衙门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4期159-161,共3页许朝森 巴钧才 
甘肃省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VR技术让你足不出户领略鲁土司衙门的魅力”(编号2020B-265)项目成果之一。
VR全景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互联网资源普及的今天,在古建筑可视化研究中引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有了充分的技术保障。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如今人们对古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关键词:虚拟现实 全景技术 古代建筑 
基于VR技术的古建筑设计可视化应用研究——以鲁土司衙门为例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4期165-167,共3页巴钧才 许朝森 
甘肃省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VR技术让你足不出户领略鲁土司衙门的魅力”(编号2020B-265)项目成果之一。
古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古建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古建筑,为让其为世人所了解,我们更应该不遗余力。利用VR技术对古建筑进行立体呈现,借助网络进行广泛传播,让参与者在古建筑仿真环境中穿梭...
关键词:VR技术 古建筑 可视化 应用研究 
西北民族建筑群鲁土司衙门虚拟现实技术项目的教学实践探索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年第10期34-35,共2页谢旭洲 
2019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虚拟现实技术在西北民族建筑群的教学实践探索—鲁土司衙门虚拟现实表现制作”(项目编号:2019gszyjy-29)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针对数字人才供给缺口大等问题,要积极采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机互动等数字化教学培训手段,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方式。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实践教学改革 民族古建 
浅谈甘肃名镇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群周边环境整治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20年第1期161-163,共3页赵莉 张正锋 
鲁土司衙门古建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长期以来,周边旅游资源不能够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对此,本文从鲁土司衙门及连城镇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周边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办法、打造...
关键词:鲁土司衙门 周边环境 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 
从兰州永登鲁土司衙门看土司制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包鹏 冯志成 刘永远 
兰州市“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陇右文化”研究子课题二“鲁土司文化研究”)成果(课题代号:Lz[2016]GH326)。
被誉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的鲁土司衙门建筑群位于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隔祁连山的一脉与青海省海东市的民和县和互助县相邻。而鲁土司衙门所在的位置正好是甘青两省交界的连城镇,位于以湟水河的支流大通河流域为主体的冲击面河...
关键词:鲁土司 天祝藏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土司制度 湟水河 管辖范围 乐都区 庄浪河 
绵延温暖的民族记忆之二——浅析天祝土族民俗文化探究的影响
《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0期246-247,共2页吴新兰 
一、学生方面1.通过对土族历史文化内涵和其变迁状况的了解,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为社区的年轻一代,身边有太多的民俗文化需要自己来关注、探究、记录和传承,产生了一种时间紧迫感。而新生代土族孩子则因为这个项目的实施从原本模糊的本...
关键词:社区居民 土族刺绣 文化探究 民俗文化 鲁土司衙门 口述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