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碰撞

作品数:50被引量:115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文津高锐肖序常李秋生滕吉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江西地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谈陆-陆碰撞环境下西藏“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179-,共1页袁航 钟康惠 
国家973子项目(批准号:2011CB403103);地调项目(批准号:12120113095300)
前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斑岩型铜矿床的类型和分布,明显受构造环境的控制。新生代环太平洋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显示了斑岩型铜矿床对构造环境的选择性敏感而强烈。青藏高原以其强烈的印-亚陆-陆碰撞、隆升吸引着全球地学界关注。西藏地区...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 构造环境 斑岩铜矿 隆升 被动陆缘 环太平洋 造山带 晚三叠世 碰撞作用 古近纪 
华北陆块古生代南向增生与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构造演化被引量:23
《科学通报》2013年第23期2246-2250,共5页吴元保 郑永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5)资助
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记录了华南与华北陆块在古生代时期的拼合过程,包含了华北陆块在这个时期的三阶段南向增生.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同构造属性陆块分离并向北漂移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宽坪群和二...
关键词:碰撞造山带 弧-陆碰撞 大陆增生 陆-陆碰撞 大陆俯冲 
碰撞带倾角和摩擦系数对陆-陆碰撞变形的影响
《地学前缘》2006年第3期44-53,共10页陆诗阔 蔡永恩 丁林 刘金朝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1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4013;40504015);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6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43)
借助一个简单的大陆与大陆碰撞模型,即把两个大陆的碰撞简化为两个粘弹性块体的碰撞,两个块体之间的不连续变形面对应两个大陆之间的碰撞断裂带,运用三维粘弹性拉格朗日非连续变形有限元(LDDA)方法,通过分析模型中不连续变形面的...
关键词:陆-陆碰撞 粘弹性块体 不连续变形面 碰撞断裂带 倾角 摩擦系数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被引量:124
《矿床地质》2003年第4期319-333,共15页侯增谦 吕庆田 王安建 李晓波 王宗起 王二七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 973项目"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编号 :2 0 0 2CB412 60 0 )资助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以其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诸特征而被誉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已有的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 ,概述了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成矿带的时空分布 ,初步分...
关键词:陆-陆碰撞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造山带 地质学 矿床类型 
中、南天山古生代增生-碰撞事件和变形运动学研究被引量:41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17-30,共14页舒良树 卢华复 印栋豪 王博 
国家"973"西部项目(2001CB409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2040)
天山山脉是通过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的增生和晚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早古生代晚期的阿齐克库都格-尾亚缝合带以奥陶纪的蛇绿混杂岩、含奥陶纪-志留纪化石的复理石以...
关键词:天山造山带 古生代 构造增生 陆-陆碰撞 韧性变形运动学 右旋走滑构造 构造形迹 
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深地震探测综述被引量:86
《地质通报》2002年第1期11-18,T001,T002,共10页高锐 肖序常 高弘 李秋生 刘训 姜枚 史大年 
原地矿部(9501204)项目;国家新疆305项目(96-915-07-0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49734230)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0)和中研院(中国台北)联合资助
沿新疆地学断面走廊域实施了3种深地震探测方法: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宽角反射与折射深地震测深剖面和移动式宽频地震观测,揭露出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的结构与横向变化,发现了塔里木大陆地块与青藏高原西北部西昆仑造山带碰撞...
关键词:新疆地学断面 青藏高原 西昆仑 天山 塔里木 深地震探测 陆-陆碰撞 盆山耦合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被引量:42
《地球学报》2001年第6期547-552,共6页高锐 肖序常 刘训 管烨 李秋生 卢德源 李朋武 
原地质矿产部 ( 95 0 12 0 4);国家新疆 30 5项目 ( 96 915 0 7 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F49734 2 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 40 80 0 )的联合资助
横过西昆仑 塔里木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首次揭露出新疆地学断面南部山盆结合部位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 ,发现了塔里木岩石圈下部南倾、西昆仑山岩石圈下部北倾的强反射特征 ,它们相向倾斜、相互交织 ,构成了塔里木岩石圈...
关键词:青藏高原 西昆仑 塔里木 深地震反射 陆-陆碰撞 盆山耦合 岩石圈 细结构 新疆地学断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