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内

作品数:348被引量:5947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董树文施炜李三忠张岳桥刘树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特提斯构造域中生代和新生代镁铁质岩浆岩地球化学成分演化及其对汇聚板块边缘构造演化的启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4期1152-1178,共27页陈龙 郑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55306、42072061、92058211);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ZR2022YQ32)资助。
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汇聚板块边缘是东特提斯构造域中岩浆岩出露最好的两大造山带.前人研究表明,这两大造山带在不同演化阶段不仅广泛发育岛弧型镁铁质岩浆作用,还发育洋岛(±洋脊)型镁铁质岩浆作用.对这两大造山带不同阶段产出的不同类...
关键词:汇聚板块边缘 大洋俯冲 大陆碰撞 陆内再造 镁铁质岩浆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福建屏南牛洋晚石炭世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福建地质》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林云志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福建1∶5万屏南县、棠口幅区域地质调查”。
屏南牛洋花岗岩发育片麻状、眼球状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侵入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列的高钾过铝质酸性侵入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往右倾斜的“海鸥型”曲线,说明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
关键词:晚石炭世 岩石地球化学 S 型花岗岩 陆内造山 屏南牛洋 
青藏科考“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评估”研究进展:前言
《岩石学报》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秦克章 曹明坚 赵俊兴 吴福元 多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5102)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万km^(2),是我国矿产地质研究与勘查程度最低的区域。青藏高原及周边经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的长期复杂演化以及板块碰撞和陆内变形,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发育多条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蛇绿混杂岩带...
关键词:矿产地质 板块碰撞 弧火山岩 原特提斯 古特提斯 陆内变形 远景评估 矿产资源 
扬子地块西缘乌蒙山地区早白垩世橄榄玄武玢岩的发现及其对陆缘碰撞造山事件陆内响应的启示
《地质通报》2025年第2期477-492,共16页张宏辉 袁永盛 李致伟 谢财富 张七道 陈贵仁 吴亮 朱利东 潘江涛 李仕忠 胡关云 张沥元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科创基金《滇东北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与地表系统响应之间的耦合关系》(编号:KC2023002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滇中楚雄地区云龙镇等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220987);《云南乌蒙山区1∶5万瓦岗等9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1012-01)。
【研究目的】扬子板块西缘燕山期岩浆活动的缺失致使该时期的构造运动缺乏精确的时间记录,本次工作首次在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发现了早白垩世的基性侵入岩,探讨其成因及地质意义对于探索扬子西缘燕山期构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关键词:基性侵入岩 碰撞造山 扬子板块西缘 燕山期 峨眉山地幔柱 
大陆裂谷的构造反转与陆内造山:以松潘-甘孜构造带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277-292,共16页刘松楠 陈鑫 王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提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差异富集机理与勘探领域”(编号92255302)资助的成果。
板块构造理论将地质演化与板块聚散概括为大陆裂谷—大洋形成—大洋衰亡(洋壳俯冲)—碰撞造山几个阶段,据此全球造山系主要分为增生型和碰撞型两类。但是很多情况下上述过程并不是连续且完整的,在大陆裂谷过程中经历构造反转即形成陆内...
关键词:大陆裂谷 陆内造山 松潘-甘孜构造带 大陆动力学 
武陵山褶皱-冲断带地壳结构与形成机制
《地质通报》2024年第11期2062-2076,共15页李珂 张永谦 张大魏 徐峣 张文文 徐志伍 严加永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江南造山带东段成矿系统结构调查》(编号:DD20243504);《江南造山带东段成矿系统与找矿预测》(编号:DD20240079);《地质调查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编号:DD20230607)、《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川东—武陵山地区深部结构与陆内变形机制研究》(批准号:42074099)。
武陵山褶皱-冲断构造带位于扬子块体东缘,是华南地区最典型的由陆内挤压作用形成的重要线性构造带,了解其地壳结构与变形机制对于进一步深化认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在综合多种地球物理成像、构造地质分析和数值、物理...
关键词:川东-武陵山 褶皱-冲断带 陆内变形 地壳结构 壳内滑脱层 
陆内裂谷湖相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研究进展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5期1037-1057,共21页魏世林 焦鑫 柳益群 李红 周鼎武 吕亦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180212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S2024-JC-YB-1766)联合资助。
以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代表的页岩油、页岩气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岩性在中国陆相湖盆中主要为来源复杂的细粒沉积岩,其中发育有一类特殊的纹层状泥晶白云岩。该类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微观特征...
关键词:白云岩成因 湖相泥晶白云岩 热液沉积 黑色页岩 裂谷盆地 
天山造山带壳幔速度结构及深部构造过程综述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4年第4期381-398,共18页崔冉 崔清辉 周元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20741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20201,CEAIEF20230204)。
天山作为陆内造山带的典型地区,其深部构造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天山造山带下方速度异常结构的分布特征,是天山造山带深部构造过程响应的深刻体现,对深入理解其活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天山不同区段的...
关键词:天山 壳幔速度异常 陆内俯冲 部分熔融 深部构造过程 
西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4年第18期2568-2586,共19页张逸鹏 张培震 王岳军 许斌斌 王伟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30301,42302237,42272248,4227224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300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A1515011895,2021A1515110288)资助。
晚中生代以来,东亚大陆处于太平洋和特提斯构造域多向汇聚的叠加区域,其陆内变形过程与陆缘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作用紧密相连.西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中部,是理解东亚大陆内部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区域.在对西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
关键词:中央造山带 西秦岭造山带 陆内变形 应力反演 古构造应力场 
地震反射剖面揭示阿尔泰山陆内逆冲造山机制
《Science Bulletin》2024年第11期1757-1766,共10页张蕾 赵连锋 赵亮 谢小碧 田小波 肖文交 姚振兴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7YFC0601206);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974061,41974054)。
The Altai orogen is a typical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in Central Asia that experienced far-field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Indian-Eurasian plate convergence. This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uplift comparable to that...
关键词:Altai mountains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Subduction-accretion process Intraplate deformation patter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