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油气田

作品数:5被引量:2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静陈衍景何顺东刘丛强刘光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群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质论评》《天然气技术与经济》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具备特大气藏条件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05年第6期68-68,共1页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梅廉夫在前不久召开的中上游扬子江地区油气勘探战略研讨会上说,不久前他们在重庆市城口县发现了丰富的古油藏,这再次表明我国南方地区具备形成特大气藏的条件。梅廉夫教授介绍说,如今许多陆相油气田已处于中晚期,产能...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 气藏 海相油气勘探 战略研讨 油气资源 南方地区 古油藏 南方海相 陆相油气田 四川东北部 
中国的油气资源被引量:1
《群言》2001年第10期12-14,共3页刘光鼎 
1993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原油供不应求,进口原油3000万吨,中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个缺口在继续扩大,2000年进口原油已达7000万吨,折合美元约140亿,在国民经济中占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据估计,石油依赖外国的...
关键词:油气资源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陆相沉积盆地 海相地层 油气勘探 陆相油气田 陆相碎屑岩 进口原油 古生代 中国东部 
试论中国陆相油气侧向源——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拓展和运用被引量:22
《地质论评》2001年第3期261-271,共11页陈衍景 张静 刘丛强 何顺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972035;49672119);国家攀登预选39号项目;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
笔者根据我国陆相盆地富油、海相地层贫油、“盆小油量大”、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等特点,提出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观点,依据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CPMF)分析盆山转变过程中流体产生、运移、有机—无机分离和富集的机...
关键词:陆相油气田 盆山转换 油气侧向源 低温热液金属矿床 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 中国 
哲学思想在石油地质学发展中的作用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37-39,76,共4页张建国 
近代石油工业,如果从1859年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在世界各地先后找到三万多个油气田,其中绝大多数特别是一些大油气田,都是在海相沉积层中.因此,在对石油成因的探讨中,从本世纪初期开始,国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石油是在海相...
关键词:海相生油 石油地质学 陆相生油 海相油气 哲学思想 沉积环境 陆相油气田 石油成因 发展中 陆相沉积 
要革自然的命,必先革思想的命
《自然辩证法通讯》1960年第2期33-33,共1页 
1060年3月20日光明日报刊載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質研究所王建生同志写的“要革自然的命,必先革思想的命”一文。文章中指出該所石油地質研究组的青年研究人员,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在解放以来石油勘探取...
关键词:共产主义风格 中国科学院 陆相地层 陆相油气田 石油勘探 石油地质 石油成因 石油工业 帝国主义国家 解放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