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洞穴

作品数:71被引量:1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霞陈伟海韦跃龙向旭邓亚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芙蓉洞洞穴景观现状评价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环境保护前沿》2024年第4期821-830,共10页王晨艺 
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洞是世界自然遗产,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芙蓉洞的洞穴景观发生退化,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析了温度、湿度、CO2浓度及洞穴通风等主要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了洞穴景观退化机理,并提出其保护对...
关键词:芙蓉洞 洞穴景观 旅游洞穴 可持续发展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重要旅游洞穴保护与利用探讨被引量:2
《中国矿业》2023年第S02期132-137,共6页潘天望 史文强 陈伟海 李成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南岩溶区区域地质调查”资助(编号:DD20221637);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漓江流域典型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资助(编号:桂科AA20161004-4)。
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重要旅游洞穴(七星岩、冠岩、穿山岩、芦笛岩和莲花岩)开展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开发、游览过程中保护措施欠缺,加之洞穴自身的原因,这些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
关键词:保护现状调查 景观老化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沉痛悼念张寿越教授
《中国岩溶》2023年第1期182-182,共1页张远海 
2022年12月23日,我国岩溶和洞穴学界权威专家张寿越教授因病逝世,令人感到万分悲痛。张寿越先生1934年生于浙江,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他是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原...
关键词:中国地质学会 北京地质学院 张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旅游洞穴 权威专家 
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以重庆酉阳太古洞为例被引量:4
《中国岩溶》2021年第6期987-994,共8页邓亚东 杨洪勇 郭小红 陈镭友 陈愉 张宁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9YFC0507504);中国地质科学院项目(YYWF20163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672)。
旅游洞穴景点分级保护有助于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重庆酉阳太古洞为例,分析太古洞景点特征,从洞穴景点品质属性、脆弱属性、管理属性三方面构建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
关键词:旅游洞穴 景点 保护等级 太古洞 层次分析法 
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大会在江西省上栗县隆重召开
《旅游世界》2020年第12期126-127,共2页本刊讯 
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大会在江西省上栗县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共上栗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学会,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主办,萍乡市杨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全联旅游...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风景名胜区管理 刘海波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委员会 全联 理事大会 
旅游洞穴景区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对比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被引量:8
《中国岩溶》2020年第5期781-792,共12页陶沛然 杨晓霞 王文静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洞穴景区——贵州织金洞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对比研究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结果表明:(1)官方的高频词核心关注点涉及自然景观、形象宣传、外部交通、门票、住宿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洞穴 投射形象 感知形象 织金洞 
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概念与评价研究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8期129-137,共9页邓亚东 陈伟海 罗书文 孟庆鑫 史文强 李乐乐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502257);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YYWF201638);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2017034);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DD20179313)。
为探讨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脆弱性评价实证研究,在了解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溶洞穴景观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概念,分析了旅游洞穴脆弱性的...
关键词:旅游洞穴 景观脆弱性 评价 
短时间尺度下旅游洞穴空气环境自净能力研究--以绥阳大风洞为例被引量:7
《中国岩溶》2020年第2期275-285,共11页范宝祥 周忠发 朱粲粲 汪炎林 薛冰清 汤云涛 田衷珲 
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GZNUD[2017]6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81,41661088);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74)。
在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洞外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自动监测,并结合监测期内游客量和当地降雨情况,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主...
关键词:喀斯特洞穴 短时间尺度 自净能力 洞穴空气环境 旅游活动 
本溪水洞风景区
《侨园》2019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郊,1983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单位,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2007年被...
关键词:认证机构 本溪水洞 风景名胜区 辽宁省本溪市 国家旅游局 旅游洞穴 世界纪录 地下暗河 
中华胜景——本溪水洞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版)》2019年第21期78-78,共1页
本溪水洞是数十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已探明的洞穴系统由九曲银河洞(主洞道)、蟠龙洞(化石洞或旱洞)、银波洞(充水洞)和上游延续暗洞构成。1983年5月1日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
关键词:本溪水洞 旅游洞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