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经

作品数:335被引量:2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余少萤黄琪雅袁静静邹德旺彭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广州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京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京剧术语解析(十四)——锣鼓经例举(四)
《中国京剧》2025年第3期110-110,共1页吴同宾 
大锣水底鱼[水底鱼]原为昆曲干念的牌子,京剧移用,省略原有的词句,只用锣鼓部分。主要用途是配合行路时匆忙急促的步法(包括上场、下场和走圆场)。例如《望江亭》第一场,谭记儿与白士中下场后,白道姑念:“待我关了观门。”随即由四家丁...
关键词:望江亭 白士中 行路 锣鼓经 下场 京剧 
京剧术语解析(十三)——锣鼓经例举(三)
《中国京剧》2025年第2期110-110,共1页吴同宾 
长尖以大锣、小锣和铙钹相间击奏。形式、用法都与冲头大致相同,只是适用于由慢转快的动作上。例如《群英会》中周瑜唤众将进帐时,众将上场即用长尖。又如起霸时上场亮相以后,在往台口走的时候也用这个点子,不过比一般的速度较慢一些。
关键词:锣鼓经 大锣 长尖 《群英会》 京剧 上场 
京剧术语解析(十二)--锣鼓经例举(二)
《中国京剧》2025年第1期110-110,共1页吴同宾 
冲头以大锣、小锣和铙钹交叉合奏,音量一强一弱,配合上场、下场与一般的动作,以及在念白中加强语气用。但主角的第一次上场不用,一场戏结束(舞台上不留一人)时人物的下场也很少用。例如《空城计》中探子的三报,即用冲头上场。《连环套...
关键词:锣鼓经 《空城计》 大锣 萧恩 念白 京剧 冲头 
京剧术语解析(十一)——锣鼓经例举
《中国京剧》2024年第12期104-104,共1页吴同宾 
急急风急急风在演奏速度上比一般锣鼓点子快,多用于急促、紧张、激烈的情境,用以配合人物的上、下场及行路、战斗、厮打等动作。例如《打渔杀家》中萧恩唱罢“听一言不由我七窍冒火”后,与教师们的对打;《空城计》中司马懿幕内唱完[导板...
关键词:《空城计》 萧恩 锣鼓经 大队人马 《打渔杀家》 七窍冒火 司马懿 情境 
京剧打击乐在伴奏中的作用——以《四郎探母》为例被引量:1
《中国京剧》2022年第3期42-45,共4页邵业钦 
京剧打击乐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锣鼓”或“武场”,在京剧伴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唱、念、做、打,都与打击乐的伴奏紧密相关。以至曾经有老前辈笑谈:“可能有的戏用不着胡琴,但哪个戏都得用锣鼓。”随着京剧艺术的发...
关键词:《四郎探母》 表演理论 锣鼓经 打击乐 艺术的发展 京剧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京剧》2022年第2期79-83,共5页郭磊 
世界上大部分乐器用来记录音高、节奏的符号都被称作曲谱或乐谱,唯独中国戏曲的锣鼓用"经"来体现,被称为"锣鼓经"。"经"有经纬、经验、经典、经常、圣人的话等等含义,但这些解释似乎无一能和戏曲锣鼓挂钩,那么为什么前辈艺人要用"经"来...
关键词:锣鼓经 中国戏曲 戏曲锣鼓 京剧 乐谱 
怀念舅父倪慰明
《中国京剧》2019年第12期37-39,共3页颜小雷 
舅父倪慰明,字大可,祖籍浙江镇海清水浦,生于上海,曾用名倪慧民。倪君初小四年级起就读于上海复旦义务小学、复旦实验中学、复旦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上海新光通讯社任记者。倪君特别好学,认真钻研。他懂英、俄、日、法四国外文,对京剧字...
关键词:锣鼓经 上海复旦 浙江镇海 实验中学 回忆录 通讯社 编辑 
京剧打击乐音乐元素在扬琴作品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中国京剧》2019年第1期74-78,共5页李瑾 
扬琴传入中国之时,正值戏曲和说唱音乐蓬勃兴起和发展的明清之际。由于扬琴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因而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扬琴与民间音乐有着广泛的接触,因此在广泛吸收民间音...
关键词:京剧打击乐 锣鼓经 节奏律动 扬琴作品 音乐元素 
浅谈戏曲“锣鼓经”的重要性
《中国京剧》2018年第6期60-61,共2页王平 
在中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各具特色、铿锵有力的锣鼓起着衔接剧中大小不等的段落,掌控舞台节奏,烘托戏剧气氛等作用,是戏曲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对一个资深的演员来说,只要给他一套锣鼓点,他就能毫不费力、顺理成章地编出一套完美...
关键词:戏曲剧种 锣鼓经 节奏 演员 身段 
孜孜以求 终身不辍——记京剧程派艺术家钟荣
《中国京剧》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汪人立 
近日,我翻看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三十二集和第三十三集时,发现有五出程派戏:《梅妃》《文姬归汉》《柳迎春》《汾河湾》《亡蜀鉴》都是由钟荣老师记谱、整理的(包括唱腔曲谱、锣鼓经、身段调度、服装道...
关键词:京剧流派 艺术家 学苑出版社 终身 《梅妃》 戏曲学院 课余时间 锣鼓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