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

作品数:174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侯相琛桂博熊亮黄志宇凌筱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理工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便携式手提钻机在考古钻探中的应用与实践
《客家文博》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龚海洋 
在考古调查勘探中,如何在城市内及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面对水泥硬化面、废弃建筑垃圾和砖瓦等地段进行钻探,一直是困扰考古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便携式手提钻机的应用,这种钻机实现了考古钻探从传统“洛阳铲”到机械化钻探取...
关键词:考古钻探 洛阳铲 便携式手提钻机 城市考古 钻探取样 
勘探手段在南方山城考古中的应用
《大众考古》2024年第12期65-70,共6页蔡亚林(文/图) 
勘探是考古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来了解、确认和研究文化遗存,并为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基础材料与依据。使用探铲(洛阳铲)钻探是考古勘探最常用的工作方法,主要是根据探铲向地下打孔带上来的泥土及其包...
关键词:考古发掘 考古调查 考古勘探 文化遗产保护 勘探手段 包含物 洛阳铲 探铲 
洛阳铲在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及地质灾害调查中的改进应用——以广东省龙川县车田镇为例
《价值工程》2024年第31期78-81,共4页梁爽 
为提高洛阳铲在复杂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获得深层地质信息的效率和数据精度,文章以广东省龙川县车田镇为例,指出了边坡岩土地质勘察面临勘测点分布零散、地形陡峭、植被覆盖密集等挑战,分析了洛阳铲在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勘察的优势。同...
关键词:洛阳铲 岩土勘察 地质灾害调查 技术优化 
非遗女孩孙银莹:锻造“考古神器”名扬世界
《伴侣》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云朵 
90后孙银莹,平时以甜美的笑容和文静的举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能抡起大锤虎虎生风,将钢坯砸得火花四溅。她是洛阳铲的第五代传承人,非遗新青年。洛阳铲最神奇之处,是可以用它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存在古代...
关键词:古代墓葬 洛阳铲 《盗墓笔记》 《鬼吹灯》 声名远扬 阿尔巴尼亚 90后 非遗 
这个赛道很小众——女孩名叫孙银莹,平时就爱轮大锤
《深圳青年》2024年第10期42-43,共2页李传云 
90后孙银莹,笑容甜美、举止文静。没想到起大锤来虎虎生风,把钢坏砸得火花四溅。她是洛阳铲第五代传承人,非遗新青年。洛阳铲神奇之处,是可以用它来判断一个地方有没有古代墓葬。因在《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中出现,使其声名远扬,有人...
关键词:古代墓葬 洛阳铲 《盗墓笔记》 《鬼吹灯》 声名远扬 盗墓 神器 90后 
孙银莹:我为洛阳铲正名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24年第8期50-51,共2页正好 嫣然 
洛阳铲,一件富有传奇色彩的工具;孙银莹,一个百年技艺传承的守护者。且看她如何把曾经盗墓者手中的“神器”,转变为探索历史、传承文化的瑰宝。“四个土夫子(湖南人对盗墓者的称呼)正尊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町着地上的...
关键词:传承文化 洛阳铲 湖南人 守护者 技艺传承 传奇色彩 
中国早期考古的“探地术”
《华夏考古》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刘斌 刘琳琳 
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计划”(项目编号:24XNFH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相继尝试了洛阳铲凿洞、打天花粉的打探之法、探杆法,最终在1950年代基建考古的繁重压力下,选择了省时、省力、省经费的洛阳铲钻探法,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探地术”。
关键词:洛阳铲 打探之法 探杆法 钻探 
从洛阳铲到遥感物探:科技考古在我国的发展
《新华月报》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袁靖 
考古工作在探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通过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的形状来确定一处遗迹、一个遗址、一个文化或类型的年代早晚、布局特征、文化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
关键词:科技考古 文化谱系 文化面貌 布局特征 洛阳铲 古代社会生活 中华文明 特定时空 
从洛阳铲到遥感物探:科技考古在我国的发展
《纵横》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袁靖 
考古工作在探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通过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的形状来确定一处遗迹、一个遗址、一个文化或类型的年代早晚、布局特征、文化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
关键词:科技考古 文化谱系 文化面貌 布局特征 洛阳铲 古代社会生活 中华文明 特定时空 
恒以致远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4期38-38,共1页王子元 
在我书橱的正中央,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只仿唐三彩的瓷罐。黄、绿、蓝三色,如同流沙般细腻,静静地从罐口倾泻而下。罐身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釉质光泽。我轻轻地摩挲着它,遂想起那日在洛阳的一段往事……那是一年暑假,我造访洛阳考古探索中...
关键词:考古发掘 探方 瓷罐 洛阳铲 倾泻而下 仿唐三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