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作品数:145549被引量:112765H指数:7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浩斌李抒望王伟光石仲泉梅荣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吉林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27-34,共8页齐峰 董文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帝国主义掠夺方式新变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2BKS025);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教育路径研究”(2020C0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实践奋斗和理论创新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从理论前提看,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思想体系、坚定的人民立场、实践的基本观点、开放发展的...
关键词: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 
“两个结合”: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视角
《理论学刊》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穆艳杰 董瞩宏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同价值’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2CKS059)的阶段性成果。
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要求我们在“两个结合”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相结合,既要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责...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的核心要义与新时代发展
《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韦洪发 
共同体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共同体伦理观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分析马克思关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及其体现的共同体伦理观,能够明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的思想...
关键词:共同体伦理观 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的历史逻辑》
《统计与决策》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代朝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体系中不同国家行为体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规律,对解决当前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缘政...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 国际政治经济 全球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际社会发展 国家行为体 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劳动”到“生产”——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张浩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用“劳动”概念来展开的实践概念,事实上成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奠基和开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发源材料——《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则把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
关键词:劳动 马克思主义 实践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观视域下的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西部学刊》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张慧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观及其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强调“空间转向”在社会批判领域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空间观注重“空间正义”,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对空间的重塑,指出工人阶级的边缘化,提出“城市空间活力”的概念,强调城市空间的活力与...
关键词:城市空间活力 可持续发展 空间正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城市发展路径 
历史生成、根本途径与现实指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三维释读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王淼 樊艳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KS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SX2023013);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23XZD0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具有动态的、多向度的意蕴,需要在充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非静态的、多维的视角予以思考和阐释。从历史生成的维度来看,其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党的百年发展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时代之问 
“大国小农”格局缘何存续至今——基于马克思主义“小农消亡论”的重新考察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2024年第6期66-78,共13页韩广富 谭富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研究”(19ZDA001)。
实现“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历史性跨越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命题。在资本“剥夺性积累”的宏观叙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传统小农的自然经济特性阐明了其受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排挤而渐趋衰亡的历史宿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大国小农 农业强国 农户理论 商业流通资本 
坚定理论自信的哲学审思——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被引量:1
《经济问题》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于华歌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是党在百年征程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创造两个历史奇迹的根本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然而,一方面,在“西化”、“僵化”等错误思潮的干扰下,产生了一些曲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质疑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不良心态 理论自信 哲学审思 中国化理论成果 攻坚克难 伟大成就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兼容性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2-61,共10页穆艳杰 董瞩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视域下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研究”(20CKS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同价值’基础研究”(22CKS059)。
马克思生态思想把感性实践理解为“知识前地”创立着并改变着现实的感性世界的活动,把劳动过程理解为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以此为理论前提和本体论内涵,马克思生态思想反对“深绿”思潮所谓的“自然的极限”而承认...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理念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