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作品数:301被引量:1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炎秋邹赞董学文徐正英马驰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读文学经典 写好乡村人物——当下主题创作的人物问题
《南方文坛》2024年第5期64-65,共2页孟繁华 
“新山乡巨变”写作计划,是中国作协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写作计划,它是脱贫攻坚写作潮流的延续和提升。客观地说,在这个写作计划指导下,确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受到读者欢迎甚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实事求...
关键词:主题创作 茅盾文学奖 中国作协 写作计划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山乡巨变 文学经典 战略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英国文学的引用与批判探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9期5-8,共4页刘庆莲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经典导读跨界教学研究”(粤教高函[2020] 20号)。
英国文学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建构、思想阐发、文艺观念的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引用英国文学,或把生动形象的文学资源注入艰深的理论阐释中,增强思想阐述的形象性和穿透力;或援引文学资源为斗争武器,与形形色色...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学 启蒙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别开生面的“旧题”新做——评《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二卷):现实主义》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吕丽盼 
在众多西方文学思潮中,现实主义可谓其中最重要的一支,也是在中国传播最广、影响最深,且争议最多、内涵最复杂的一种。因为“现实主义”不只是文学范畴的问题,“还是一个重大政治、哲学和实践问题,必须作为一项关乎人类普遍利益的问题...
关键词:西方文学思潮 世界文学史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文学范畴 主流思潮 现实主义 普遍利益 别开生面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批评标准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2-63,共12页赵炎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
批评标准有显性、隐性两类。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批评标准,但这些标准其实已经隐含在有关文艺建设的具体论述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倡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是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革命倾...
关键词:革命文学 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批评标准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中的两个“两结合”问题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6-23,共8页赵炎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中国本土文学理论两大组成部分,要发展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学理论结合起来。历史经验证明,两...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中国本土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中国文学具体实践 两结合 
“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年鉴》2020年第1期139-151,共13页赵炎秋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中国文艺思想的核心,而“人民”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概念。为人民服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为人民服务 贯穿始终 核心概念 人民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部构成被引量:9
《文艺争鸣》2020年第2期103-114,共12页赵炎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应该从五个方面理解:其一,它是由中国学者建构、在中国本土产生、有着自己的独立品格和内在完整性的文学理论;其二,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精髓的文学理论;其三,它是建立在中国现实和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文学理论 本土文学 内部构成 
“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2期51-52,共2页赵炎秋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中国文艺思想的核心,而“人民”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概念。为人民服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为人民服务 贯穿始终 核心概念 人民 
19世纪现实主义“写实”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97-98,共2页蒋承勇 
深入探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特质与内涵,尤其是深入考究其“写实”传统的历史渊源、时代女亶变与当代价值,重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经典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关系,揭示其理论魅力和思想精髓,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经典现实主义 当代价值 19世纪 写实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文学传统 历史渊源 
“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2期116-128,160,共14页赵炎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观念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人民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习近平的人民观念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人民 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