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

作品数:227被引量:105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杰华杨志辉张志铭杨艳丽王文桥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抗性动态监测及药效验证被引量:4
《中国农业科学》2022年第18期3556-3564,共9页路粉 孟润杰 吴杰 赵建江 李洋 毕秋艳 韩秀英 李敬华 王文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ZX-ZBS-12);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3,2013021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C2018301025)。
【目的】监测河北、内蒙古和吉林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霜脲氰的抗性时空动态,明确霜脲氰及其混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治理和杀菌剂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1-2...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霜脲氰 抗性动态 霜脲氰混剂 田间防治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监测及替代药剂防治效果被引量:33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14期2700-2710,共11页路粉 赵建江 刘晓芸 孟润杰 吴杰 韩秀英 王文桥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3;20130301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C2018301025);河北省财政专项(F18E10002)
【目的】监测河北、内蒙古、吉林3个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的抗性发展动态,筛选甲霜灵的高效替代药剂并对其交替使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研究,为甲霜灵抗性严重地区的马铃薯晚...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甲霜灵 抗性动态 交替用药 防治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突变体的获得及其生物学性状被引量:17
《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19期3733-3745,共13页罗彦涛 孟润杰 赵建江 韩秀英 马志强 王文桥 张小风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18;201303023)
【目的】研究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并评估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菌丝体、紫外线照射孢子囊和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抗氟吡菌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突变体,计算突变体的突变频率,测定...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氟吡菌胺 抗性突变体 生物学性状 交互抗性 基本风险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被引量:28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4期728-736,共9页李洪浩 彭化贤 席亚东 王晓黎 刘波微 
四川省"十二五"育种公关项目(2011NZ0098-17)
【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致病疫霉 
2006—2008年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7期3684-3690,共7页韩彦卿 秦宇轩 朱杰华 王鹤 耿硕 吴婧莲 杨志辉 
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nycytx-15)
【目的】对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的毒力基因进行测定与评价,为抗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以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1个含有单显抗病基因的一套鉴别寄主,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马铃薯...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分布 抗病育种 
马铃薯晚疫病菌毒素与寄主品种抗性关系研究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2202-2210,共9页杨艳丽 肖浪涛 胡先奇 
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02EFN215300561);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NG09)
【目的】明确晚疫病菌毒素对马铃薯的毒害作用,及不同生理小种产生的毒素对不同抗病品种的毒性差异。【方法】将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在液体培养基(每升用黑麦粒60g,含10%番茄汁)中,置于17℃培养箱中黑暗培养1个月,4层纱布过滤,滤液用(NH4...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毒素 品种抗性 
用两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2
《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第11期3610-3617,共8页赵志坚 曹继芬 杨明英 孙道旺 李先平 杨万林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C0096M,2004C0024Q);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2NC09);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资助项目(CG200553000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53-02)
【目的】检测不同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基因型的特征,揭示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进化潜能和演替。【方法】用已开发出来的微卫星标记(SSR)对云南省23个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在两个SSR位点Pi4B和Pi4G上共...
关键词:马铃薯 晚疫病菌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第9期1936-1942,共7页朱杰华 杨志辉 张凤国 杜洪忠 刘大群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4000379);河北农业大学重点科技项目(9816)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表现型群体遗传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世界各国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病菌对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同时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如mtDN...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基因型 分子标记 
与马铃薯晚疫病菌无毒基因Avr1连锁的AFLP标记被引量:10
《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第9期1801-1804,共4页郭军 Rob Weide 屈冬玉 王晓武 谢开云 Francine Govers 
中-荷联合园艺作物基因组技术实验室资助项目(2001CB711102)
以具有和不具有无毒基因Avr1表现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80029(AVR1)和88133(avr1)以及其杂交F1代50个菌株群体为试材,限制性内切酶PstI和HhaI为酶切组合,采用荧光AFLP技术和混合分组分析法(BSA),通过256对引物筛选得到了5个与Avr1连锁的...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 无毒基因Avr1 BSA AFLP标记 AFLP标记 马铃薯晚疫病菌 无毒基因 连锁 杂交F1代 限制性内切酶 AFLP技术 PSTI 引物筛选 
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分布被引量:19
《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第2期169-172,共4页朱杰华 杨志辉 邵铁梅 田世民 张志铭 
国际马铃薯中心资助项目 ( 0 10 10 6);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 ( 0 12 2 0 174D)
利用 8个分别含有单显性基因R1、R3、R4、R6、R7、R9、R10、R11及其不同组合的复合基因鉴别寄主 ,对1997~ 1998年采自河北、云南、四川、重庆和内蒙古等地的 9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 ,90个菌株中有 2 1个...
关键词:中国 部分地区 马铃薯 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