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型

作品数:353被引量:1334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杰华谭琦林芳灿董金皋赵永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西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交配型和育性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4期484-489,共6页李伟康 董岩 韩旭晨 王春台 伍华明 徐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156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CFB476);湖北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滚动创新群体)(2015CFA015)。
稻瘟病是武陵山区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前期研究表明该地区稻瘟病群体的交配型和育性是导致其致病性强的潜在原因.本研究对2017—2018年鄂西南地区分离的237株稻瘟病菌进行了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鉴定、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关键词:稻瘟病菌 交配型 育性 
山西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分析
《玉米科学》2025年第2期103-110,共8页罗柳艳 马周杰 任建凯 杨俊伟 贾鑫 赵变平 李彦良 王星醒 温胜慧 王建军 
忻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506);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2203021212438)。
为了明确山西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与交配型的结构组成,利用Ht单基因鉴别寄主对2022年采自山西省11个市(30个市/区/县)的87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交配型鉴定特异性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玉米大...
关键词:玉米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毒力分析 交配型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食用菌学报》2025年第1期1-9,共9页徐蒋振 李洁 张帅 董浩然 邵阳浩 章炉军 张丹 宋春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201604);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22334)。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
关键词:香菇 野生种质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多样性 农艺性状 
茶薪菇‘赣茶AS-5’担孢子单核体菌株的交配型鉴定及菌丝生长速度
《微生物学通报》2025年第1期263-275,共13页彭新红 刘颖聪 陈绪涛 孙鹏 戴丹 胡佳 王振 戴建成 魏云辉 
江西现代农业科研协同创新专项(JXXTCXBSJJ20221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2BAB20296);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212BBF61002);江西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吉安市科技计划(20233-107733)。
【背景】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加强优良菌种培育是推动茶薪菇产业发展的前提。杂交育种是目前食用菌育种常用的手段,单核体的获取及其交配型鉴定是杂交育种的基础性工作。【目的】开展茶薪菇单核体菌株的交...
关键词:茶薪菇 交配型 OWE-SOJ技术 核迁移试验 分子鉴定 菌丝生长 
梯棱羊肚菌营养亲和调控行为被引量:2
《菌物学报》2024年第12期113-124,共12页柴红梅 刘萍 马渊浩 陈卫民 陶南 赵永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786,31960621);云南省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202204BP090018)。
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同一子囊果的子代单孢菌株间普遍表现为营养不亲和关系。本文以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个梯棱羊肚菌子囊果为材料,分离同子囊中的单孢菌株,研究同子囊、不同子囊单孢菌株间的营养亲和关系,并鉴定它们的交配型...
关键词:羊肚菌 子囊孢子 拮抗 交配型 等位基因 
蛹虫草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出菇特性
《食用菌学报》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李秀娥 邱文旭 撒芳萍 宋国月 李维焕 程显好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DAIT-07-03)。
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D1、D2、S1、S2、S3,鉴定其交配型;分别从5个菌株分离单分生孢子菌株,鉴定其交配型;开展菌株S1、S2、S3的不同交配型单分生孢子菌株配对栽培实验以及菌株D1、D2的单分生孢子菌株与菌株S1、S2、S3的...
关键词:交配型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农艺性状 
1株野生羊肚菌的物种鉴定和栽培评价
《中国食用菌》2024年第6期53-60,共8页邓瑞民 李艳霞 张业胜 张晨 陈凤仙 孙朝立 乌俊杰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项目(202001AU070021)。
对采自云南大理的1株野生羊肚菌菌株(Y88)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定该羊肚菌为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经组织分离、纯化、交配型检测和活性继代测试,筛选出菌株Y88-2,经栽培后获得子实体。将收获的子实体再进行组织...
关键词:六妹羊肚菌 分子系统学鉴定 交配型检测 人工栽培 
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菌交配型及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1230-1235,共6页常卫格 高建昊 张小杰 洪流 王林英 周天旺 王春明 郭成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项目资助。
以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特异性引物鉴定其交配型a位点,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以掌握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原菌的交配型种类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原菌有3种交配型,即mfa1、mfa2和mfa...
关键词:玉米瘤黑粉菌 交配型 遗传多样性 甘肃省 
平菇‘冀平16’孢子单核体分离及交配型鉴定
《食药用菌》2024年第6期386-392,共7页冯璠 孙悦 郝刘斌 安金璐 盖赵鹏 王雅暄 郑素月 王春霞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编号202360101010014);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专项(编号HBCT2023090207)。
以平菇‘冀平16’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孢子单核菌株,观测单核菌株的菌落形态及菌丝长速,进行四极性交配型的遗传学分析,同时结合核迁移试验,对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准确鉴定。结果表明,单孢分离获得113个孢子单核菌株,单核...
关键词:冀平16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核迁移 
斑玉蕈双单杂交中双核体细胞核成为先导核的遗传学规律
《菌物学报》2024年第12期103-112,共10页丁一凡 杨瑞恒 周陈力 李燕 鲍大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2789);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2CXGC010610)。
双单杂交是担子菌类食用真菌重要的杂交育种手段,目前对双单杂交中先导核的研究不够充分。为了探究双单杂交中先导核的遗传学规律,本研究以斑玉蕈3株双核体菌株B3、X3和NN12与9株单核体菌株H3-8、H4-4、H4-10、H13-3、H13-6、H14-10、NN...
关键词:斑玉蕈 双单杂交 先导核 交配型分子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