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

作品数:407被引量:1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伟曾早垒常远佳华明邓亚雄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时代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康拉德作品中的印象主义文学特质研究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4期167-168,共2页刘沛 
1.印象主义文学谈及印象主义文学,就不能不提象征主义文学,因为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相似之处,同属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主张感觉的描述。
关键词:康拉德 印象主义 文学特质 法国著名作家 文学流派 马洛 象征主义 王尔德 象征手法 创作源泉 
评《热恋的牧羊人致情人》及其续诗《美女答牧羊人》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7期121-121,共1页王红 王平 
在英国文学史上,马洛是第一位引发最大争议的作家。他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以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英国近代戏剧的奠基者。《热恋的牧羊人》是经常选入诗集的马洛的唯一名诗,也是公认的英国文学史上最美的抒情诗之一,一些英...
关键词:马洛 《热恋的牧羊人致情人》 《美女答牧羊人》 
从《黑暗的心》看当代文学中的非理性特征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6期110-111,共2页唐志伟 
1、前言《黑暗的心》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重要作品之一,自从1902年首次发表以来,读者和批评家就对它好评如潮,并把它称之为本世纪以来最深刻的一部中篇小说。康拉德在写作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小说的革新与探索,这部作品就是融合了...
关键词:非理性特征 约瑟夫·康拉德 当代文学 欧洲文学 十九世纪 首次发表 写作过程 好评如潮 马洛 人物描写 
谈《黑暗的心脏》中作为集体意识的殖民主义话语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2期151-152,共2页庄美兰 
文本与特定的历史时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个反映社会生活的文本来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含义。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为例,普洛斯佩罗一直被英国观众理解为一个正面人物:聪明、善良、勇敢、神通广大。然而在一个...
关键词:《暴风雨》 鲁滨逊 马洛 英国小说 斯佩 人从 殖民地人民 卡里 集体意识 康拉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