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合参

作品数:33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鸿谟刘文强李发枝徐江雁赵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黔南民族医专学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河南中医》《神经药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纪文岩主任医师应用三仁汤临床经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5期74-76,共3页纪雅楠 纪文岩 
三仁汤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功善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对三焦气机不利、湿浊内阻等病证治疗效果明显。纪文岩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名中医药专家,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山东省...
关键词:纪文岩 三仁汤 脉证合参 异病同治 临证经验 
从六经出发脉证合参辨治发热被引量:2
《中国中医急症》2023年第9期1568-1571,共4页李红丽 刘健 任伟明 寇娜 罗珊 王洪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20TSRC-009)。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从《伤寒论》六经出发,脉证合参治疗发热,可获显著且迅速的疗效。本文为多种疾病所致的发热提供了一种治疗思路,并佐以验案论证。
关键词:发热 六经 脉证合参 
论《伤寒论》数脉主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2175-2179,共5页林奕 常诗荃 孙建鑫 杨冰 张迪 赵国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74404)。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
关键词:《伤寒论》 数脉 病机 主病 脉证合参 辨证 
从脉象论木防己汤证之虚实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21年第8期1135-1137,共3页牛苗苗 李建朋 张效科 
对于《金匮要略》木防己汤证中的虚实,各医家或从胃中论,或从痰饮论,或从病位深浅论,或从邪正盛衰论。张仲景重视脉法,常以脉证诊断疾病,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用药。木防己汤证中的虚实当指脉象而言,以脉之变化判断支饮之预后。“虚者即愈...
关键词:木防己汤证 虚实 脉象 支饮 脉证合参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证脉象发微被引量:5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336-339,共4页马振 赵凰宏 李发枝 徐江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各家学说建设项目(编号:15102040-2019-17)。
《伤寒论》原文论述麻黄升麻汤证时,强调“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的脉象特点,成为脉证合参的重要指征,惜其语焉未详,故后世对此颇有争议。从脉象角度来解读本方证,对麻黄升麻汤证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伤寒论》的脉法体系为依托...
关键词:《伤寒论》 麻黄升麻汤 寸脉沉而迟 下部脉不至 脉证合参 
黄文政教授运用脉证合参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被引量:4
《天津中医药》2018年第7期484-486,共3页赵晰 王耀光 李蔓 黄文政 董少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5ZXLCSY00020)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以往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患者陈述分析病情。文章介绍了名中医黄文政教授对脉诊的认识,并通过临床医案反映其在脉证合参思想方法指导下运...
关键词:脉证合参 慢性肾小球肾炎 黄文政 
黄连阿胶加味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失眠35例被引量:2
《福建中医药》2018年第5期74-75,共2页吴起浩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加味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阴虚火旺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右佐匹克隆片,观察组予黄连阿胶加味方治疗,均连续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睡...
关键词:慢性失眠 阴虚火旺证 黄连阿胶加味方 脉证合参 
论《伤寒论》脉诊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8年第2期167-170,共4页钟慧 
脉见大、浮、数、动、滑,为阳脉,而脉见沉、涩、弱、弦、微,为阴脉,阳主生,阴主死。阴病见阳脉提示阴气虽盛,但阳气来复,故曰生;阳病见阴脉提示阳浮而阴气内盛,故曰死。故从脉诊中来区别阴阳,综合全身证候以进行辨证,了解阴阳的消长,可...
关键词:《伤寒论》 脉理 阴阳观 正邪观 整体观 胃气观 营卫观 升降观 脉证合参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2017年第10期1692-1694,共3页孙鸿昌 蔡超产 陈晓辉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SJJ2011-23)
常变辨证思维,核心理念是"知常达变"。病机的稳定性为"常",病机的非常规性为"变"。仲景既有"浮则为风"之说,又有"浮则为虚"之论,"浮则为风"为浮脉主病之常理,"浮则为虚"为浮脉主病之变法应用,切脉诊病要有"常变"观念,关键在于具体问题...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常变” “知常达变” “脉证合参” 张仲景 
《素圃医案》阴证似阳证辨识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7年第4期582-584,共3页于渐慧 
郑重光认为三阳证的诊治显明易见,而对于亢害危殆的三阴证,在他看来,其似是而非的临床表现决定了诊断是关键的一环。在各类疾病中,阴证似阳证的阴阳病机最不易判断,常常表现出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繁复的特点,向来最易造成误诊误...
关键词:《素圃医案》 阴证似阳证 凭脉不凭证 脉证合参 郑重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