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冷凝

作品数:8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海平孙博孙先玉周亚男陈金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粉末冶金工业》《传感技术学报》《分析仪器》《中国煤炭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纤维膜在膜蒸馏过程中的膜内毛细冷凝现象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0年第4期948-956,共9页蔡景成 尹洪超 郭飞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DUT17JC05)。
膜蒸馏过程中的膜内冷凝现象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疏水化改性处理的纤维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并用的方法,研究了纤维膜在膜蒸馏过程发生膜内毛细管冷凝的影响因素包括膜蒸馏模块结...
关键词:膜蒸馏 毛细冷凝 传质系数 纤维膜 
延川南区块高阶煤孔隙结构研究被引量:3
《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第2期21-23,共3页曾凡武 薛晓辉 韦巍 
为探讨延川南区块内煤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认识煤层气的储集和运移机理,采用低温氮吸附法对区块内的高阶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测试。结果显示:煤的孔隙度普遍较小,孔隙度差别较大;孔径以中孔和大孔为主,含有少量微孔,孔径主...
关键词:延川南区块 高阶煤 煤层气 孔隙 毛细冷凝 滞后环 
气体吸附法表征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被引量:50
《粉末冶金工业》2011年第2期45-49,共5页陈金妹 谈萍 王建永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09JM600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9AA032602)
气体吸附法是测量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了气体吸附法的原理及实验过程,研究了氮气和氩气对同一材料比表面积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1m2/g时,结果较一致;但当比表面积小于1m2/g时,采用氩...
关键词:比表面积 吸附-脱附 多孔材料 孔径 毛细冷凝 
ASAP2020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的应用被引量:25
《分析仪器》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陈金妹 张健 
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在各行各业已逐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介绍了ASAP2020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提出了样品测试中的几个影响因素,并举例对碳纳米管和活性炭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 吸附-脱附 毛细冷凝 
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光电工程》2007年第10期129-133,共5页张乐欣 张冉 李志全 
当多孔硅处于有机物蒸汽环境时,由于自身的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有机物蒸汽分子将迅速地吸附到多孔硅的表面,并在多孔硅的孔内发生毛细冷凝作用,这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透射峰峰位的变化。本...
关键词:多孔硅光学微腔 传感器 传输矩阵 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 毛细冷凝 
一种基于多孔硅微腔光学特性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4
《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李志全 张冉 张乐欣 杨红艳 朱丹丹 白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0377002)
当有机物分子吸附到多孔硅表面时,由于有机物分子在多孔硅的孔内的毛细冷凝作用,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与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多孔硅微腔...
关键词:多孔硅微腔 种类辨别 传输矩阵 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 毛细冷凝 反射谱 
内部部分润湿催化剂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
《化工学报》2005年第4期637-641,共5页周志明 程振民 李卓 袁渭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6005);中国石化总公司项目 (201085)~~
The global reaction rate of benzene hydrogenation to cyclohexane accompanied by partial internal wetting of catalyst pellets was measured by a new method, which investigated both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The a...
关键词:部分润湿 毛细冷凝 反应动力学 苯加氢 
加温加压下苯和环己烷在γ-Al_2O_3上的吸附被引量:5
《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161-165,共5页周志明 李卓 程振民 丁勇 袁渭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0600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合同号:201085)资助项目
采用重量法对加温加压下苯和环己烷在γ-Al_2O_3颗粒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升高,吸附等温线的滞后环逐渐朝着相对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且宽度变窄;苯和环己烷在γ-Al_2O_3上的吸附类似。将改进的Halsey方程和Kel...
关键词:吸附 脱附 毛细冷凝  环己烷 重量法 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