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

作品数:2201被引量:8774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翼青喻国明夏德元罗昕彭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介化视阈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本质探究与价值阐释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95-103,共9页倪万 郭嘉良 
从基于媒介技术形态的创新性定位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是对现行艺术创作价值体系的颠覆,而是对既有艺术创作模式与生产要素关系的延续,其技术形态仍然属于工具创新范畴。从人机学习与艺术创作的本质性区别而言,将算法与数据作为底...
关键词:深度媒介化 人工智能 技术形态 主体性 艺术价值 
媒介化消费的生成及实践:机制重构与再驯化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153-160,共8页鞠惠冰 白龙跃 
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创意类课程整合与广告传播教材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070030);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国本土品牌文化塑造与国家形象传播——《品牌文化与传播》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LJY202294497107)的研究成果。
在数字时代的媒介实践范式下,新消费缘何产生、消费实践规则如何重构等成为核心议题。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深度媒介化社会凸显的媒介“可供性”推动了媒介化消费的生成,与之相对的媒介“可操作性”重塑了媒介化消费的实践规则。媒介化消费...
关键词:媒介化消费 情境 新消费 可操作性 驯化 
媒介化面容:表情包的可供性实践研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39-49,共11页吴瑶 王雪晴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项目编号:23ZD230)的研究成果。
数字媒介时代,表情包作为“媒介化面容”以视觉图像的方式弥补中介化传播中情绪信息的缺失。基于可供性理论的阐释视角,论文将表情包的使用视为媒介实践行为。从物质性层面来看,表情包作为由数字技术嵌套生成的技术图像系统,从图像编辑...
关键词:媒介化 面容 可供性理论 媒介实践 表情包 
历史演进与现实理据:博物馆媒介化转向的溯源研究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09-117,共9页王夏歌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数智时代博物馆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3CH202)的研究成果。
在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进程中,博物馆的物质性功能逐渐显现,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从博物馆媒介化转向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理据出发,可以发现博物馆媒介化进程肇始于公元前340年,分别经历了以知识共享为主的媒介孕育期、媒介功...
关键词:博物馆 媒介化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媒介化与平台化:论文学作为有声媒介的再兴起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张瑶 杨晨 
平台的有声文学作为一种“有声媒介”再兴起,正将原本作为文本内容存在的文学推向再媒介化的未来向度。一方面,有声文学作为传统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媒介传播形态向旧媒介致敬;另一方面,有声文学正把声音从一种载体重新定位为物质中介物,...
关键词:再媒介化 平台化 声音媒介 有声媒介 有声文学 
媒介共治:媒介化治理的学理脉络、本土演进与研究空间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侯迎忠 玉昌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治理的多元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AXW007)的研究成果。
传播媒介超越技术客体角色,成为媒介化社会多元治理格局中的行动主体,深刻重塑了传统的政治运行秩序和社会治理样态。媒介化治理在我国经历了批评报道、民生新闻、网络问政、政务新媒体等实践演进过程,逐渐被吸纳为国家治理的宏观话语...
关键词:媒介化治理 深度融合 媒介逻辑 治理现代化 
乡村体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与治理——基于“村超”的田野考察被引量: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王鸣捷 白汶龙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育传播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00SS13061)的研究成果。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
关键词:“村超” 媒介化 文化传播 文化治理 
文化于媒,礼入于法:汉代墓葬的媒介化治理逻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1-9,共9页熊澄宇 孙艺嘉 
在汉代社会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墓葬发挥着独特且典型的媒介化治理效用。其媒介功能在于,以物质性载体承载并传递文化性信息,勾连起关系互动的社会性实践。通过延伸、操演、规训和融合的动态运行,拓展了观念传播的时空场域,感召了...
关键词:汉代 墓葬 媒介化治理 文化 考古 
国际传播的情感结构与干预路径被引量:1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52-59,共8页姬德强 邹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群体传播对网络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ZD315);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理解国际传播中的情感问题,需要认识到国家逻辑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意识形态情感结构,当下主导的共情传播无法解释动态的情感生成过程,以及深度媒介化环境中情感受到媒介逻辑的影响,而媒介化的情感已经成为一种形塑的力量。中国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国际传播 情感结构 情感干预 意识形态 共情传播 媒介化 
论戏曲线上演播的媒介化演进与价值审视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105-112,共8页刘宇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科技赋能艺术生产与演出、演播研究”(项目编号:21ZD0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十八大以来山东戏曲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1CWYJ41)的研究成果。
戏曲线上演播是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设施搭建的“数字舞台”“云上剧场”为演播平台,通过在线直播或录播传播舞台现场表演。戏曲线上演播平台契合媒介进化的一般规律,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革新持续更新,构建起“现场性”“智能...
关键词:戏曲 线上演播 传统文化 媒介演进 数字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