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侵权

作品数:65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新宝王生智刘凯湘杜爱霞杜启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新闻信息平台的合理核实义务研究——从证明真实到证明尽到义务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8-129,共12页卢家银 
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MXG202311)。
合理核实义务是新闻信息平台承担的一项基本注意义务。在现有过错规定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实定法层面创制了合理核实义务的制度,将以往的业务规范、行政要求和司法意见上升为法定义务,在基础法框架内为新闻信息平台的...
关键词:核实义务 媒体侵权 新闻信息平台 平台义务 
网络媒体侵权的现状分析——以2015~2019年网络侵权案为例
《秦智》2022年第6期6-9,共4页汤跃明 
近年来,媒体侵权的行为频频发生且愈演愈烈。尤其是互联网上以微博、微信上的媒体侵权行为逐渐增多,媒体侵权的研究从未停歇,但仍无法解释所有问题。有学者提出,导致这些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是我国目前没有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针对性法律文...
关键词:媒体侵权 侵权行为 侵权人 
两种视角下媒体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冲突及解决——基于《民法典》第998条和第1165条的展开被引量:3
《新闻界》2021年第10期68-76,共9页彭桂兵 吴基祥 
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民法典》视阈下上海地区互联网企业传播侵权责任研究”(2020BXW001)。
由于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征,媒体在侵害人格权方面往往会对公民的精神性人格权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根据已有的司法实践可知,我国在认定媒体侵害人格权责任时,通常以构成要件视角分析判断,如损害、因果关系和过错等。《民法典》颁...
关键词:《民法典》 人格权 媒体侵权 构成要件视角 动态系统视角 
新闻媒体侵权的法律问题初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1期62-63,70,共3页胡槿 
随着传媒科技的日新月异,新闻媒体侵权案件大量涌现且充满变化。究其成因,一方面是由于民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体侵权方面的立法缺失、新闻从业者缺少法律素养和自律也促使此类诉讼案件大量增加。关于新闻...
关键词:新闻媒体 侵权 适用难点 预防 规制 
《天平两端:新闻监督&人格权》系列报道之二 证据为主:属实与失实如何把握?
《民主与法制》2020年第13期17-21,共5页李天琪 
新闻从个案报道中来。由个案而起,抛出问题,令人深思。判决到个案审判中去。因个案触犮,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范志毅‘睹球’侵权案”“考拉海购‘售假’侵权案”“世奢会诉媒体侵犯名誉权案”—作为新闻媒体侵权典型案例,在我国传媒...
关键词:定分止争 媒体侵权 传媒界 侵犯名誉权 人格权 个案报道 化解矛盾 范志毅 
自媒体侵权都是“流量”惹的祸?
《中国审判》2019年第14期34-37,共4页宫雪 
对于有“中国第一网红”之称的papi酱来说,登上“微博热搜”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papi酱这一次登上“微博热搜”,却是与“侵权”二字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媒体侵权 流量 微博 
新闻媒体侵权定义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191-193,共3页金雪蓉 
新闻媒体侵权是指新闻机构或者新闻从业人员因公开发表的新闻作品侵犯自然人、法人人格权的行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后果严重、不可控等特点。与一般的侵权行为不同,新闻媒体侵权在侵犯的客体、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等方面都具有...
关键词:新闻媒体侵权 新闻媒体 特殊侵权行为 人格权 
媒体侵权制度研究概述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8年第11期128-129,共2页高磊 
现行法律条文在媒体侵权制度上是存在空白的,故本文希望通过对媒体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构成要件、侵权行为类型以及抗辩事由的介绍,指出媒体侵权研究的难点及未来研究重点,促进媒体侵权制度的研究及新闻媒体和公民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媒体侵权 构成要件 媒体侵权抗辩 
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评《新闻媒体侵权的判定、抗辩与救济》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0期105-105,共1页王晓萌 
新兴自媒体新闻平台层出不穷,已经逼迫部分传统媒体新闻人为求生存而选择职业转型。本文通过了解传统媒体新闻行业发展的现状并以其为依据,对自媒体新闻行业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和细致研究。从中发现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
关键词:侵权行为 媒体环境 新闻人 名誉权 媒体侵权 标准 救济 抗辩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人格权立法的再探索——以引入惩罚性赔偿为探讨视角被引量:5
《传媒》2017年第13期61-64,共4页杜启顺 
民事赔偿以"填平"为原则,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有对此原则的例外产生。在我国现有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中,例外也并不多见,只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和产品责任以及合同法中的定金罚则等有限的几个领域承认惩罚性的赔偿存在。...
关键词:网络人格权侵权 惩罚性赔偿 补偿性赔偿 侵权责任法 媒体侵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