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

作品数:312被引量:23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萨日娜博特乐图李世相侯燕乌兰杰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档案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内蒙古档案馆接收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拉苏荣先生作品入馆
《档案与社会》2023年第2期9-9,共1页包玉玲 
4月13日,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拉苏荣先生遗孀周秉建女士捐赠拉苏荣先生《纪念伯父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演唱专辑一<献给伯父的歌〉》、专辑《太阳颂》、黑胶唱片《时代天韵拉苏荣》《草原天籁拉苏荣》等作品入馆。拉苏荣先生是著名的蒙古族声...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苏荣 黑胶唱片 声乐表演艺术 太阳颂 内蒙古档案馆 周恩来 
蒙古族长调民歌
《档案与社会》201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duu)”为“歌”之意。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
关键词:长调民歌 蒙古族 北方草原 乌日汀哆 传统节庆 生产劳动 游牧民族 音乐形态 
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
《档案与社会》201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档案与社会》2012年第3期36-43,共8页谭必勇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项非物质遗产联合申报并得到通过的项目。
关键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长调民歌 蒙古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 同一 
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
《档案与社会》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蒙古 长调歌王 哈扎布 民族音乐 歌唱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